艳异编正集

简介目录赏析读后感作者

王性之传奇辨证(汝阴王)

  尝读苏内翰赠子野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
  注言,所谓张生乃张籍也。仆按:微之所作传奇,莺莺事在贞元十六年春。又言“明年、生文战不利”,乃在十七年。而唐登科记张籍,以贞元十五年商郢下登科。既先二年,决非张籍明矣。每观斯文,抚卷叹息,未知张生男为何人。意其非微之一等人不可当也。会清源庄季裕为仆言,友人杨阜公尝读微之所作姨母郑氏墓志云:“其既丧夫,遭军乱。”
  微之为保护其家备至。则所谓传奇者,盖微之自叙,特假他姓以避就耳。仆退而考微之《长庆集》,不见所谓郑氏志文,岂仆家所收未完,或别有他本。然细味微之所叙,及考于他书,则与李裕之所说皆合。盖昔人事有悖于义者,多托之鬼神梦寐,或假自他人,或云见别书,后世犹可考也。微之心不自抑,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不然,为人叙事,安能委曲详尽如此。
  按乐天作微之墓志,以太和五年薨,年五十三,则当以大历十四年己未生,至贞元十六年庚辰,正二十二岁(传奇言生年二十二未知女色)。又韩退之作微之妻韦丛志文:“作婿韦氏时,微之始以选为校书郎”,正传奇所谓“后岁余生亦有所娶也”(贞元十八年,微之始中书判拔萃,授校书郎,年二十四)。又微之作陆氏姊志云:“予外祖父授睦州刺史郑济。”
  白乐天作微之母郑夫人志,亦言郑济女。而唐崔氏谱,永宁(一作定)尉鹏,亦娶郑济女。则莺驾者乃崔鹏之女,于微之为中表。
  正传奇所谓郑氏为异派之从母者也。非特此而已。仆家有微之作元氏《古艳诗》百余篇,中有春词二首,其间皆隐驾字(传奇言,生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不书讳字者即此意)。及自有《莺莺诗》、《离思诗》、《杂忆诗》,与传奇所载,犹一家说也。又有《古决绝词》、《梦游春词》,前叙所遇,后言舍之以义,及叙娶韦氏之年,与此无少异者(《梦游春词》云:
  当年二纪初,佳节三星度,
  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二纪初,谓二十四岁也)。
  其诗多言双文,意为二莺字为双文也。并书于后,使览者可考焉。又意,《古艳诗》多微之专因莺莺而作无疑。又微之《百韵诗》寄乐天云:
  山岫当阶翠,墙花拂面枝,
  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透迤。
  注:昔于赋诗云。“为见墙头拂面花”,时惟乐天知此事。又云,幼年与蒲中诗人杨巨源友善,日课诗(传奇云:生发其书于所知,予亦闻其说,生所善杨巨源为赋崔娘一绝)。凡是数端,有一于此可验,决为微之无疑。况于如是之众耶。然必更以张生者,岂元与张受姓命氏本同所自出耶(张姓,出元氏之后,元姓亦然。为跋氏,至后魏有国,改姓元氏),仆喜讨论,考合同异。每闻一事,隐而未见,及可见而不同,如瓦砾之在怀,必欲讨阅,归于一说而后己。尝谓:“读千载之书,探千载之迹必须尽见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终始备尽,乃可以置议论;若略执一言一事,未见其余,则事之相戾者多矣。”
  又谓:“前世之事,无不可考者,特学者观书少而未见尔。
  微之所遇合,虽涉于流宕自放,不中礼义,然名辈流凤(流风一作风流)余韵,照映后世,亦人间可喜事。而士之臻此者特鲜矣。虽巧为避就,然意微而显见于微之其他文辞者,彰著又如此。故反复抑扬,张而明之,以信其说。他时见所谓姨母郑氏志文,当详载于后云。”
  元微之古艳诗词《春词》二首: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其二:
  深院元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莺莺诗》一首: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雅淡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依稀似笑还非笑,仿佛闻香不是香。
  频动横波娇(一作嗔)不语,等闲教见小儿郎。
  《杂思》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钗镘簪绿丝丛。(馒一作漫)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曲尘。
  第一莫嫌才地薄,些些纰缦最宜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口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枝叶度残春。
  《春晓词》一首: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蛙(一作娃)儿撼(一作感)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古决绝词》三首: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哪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怕劳语,此时抛去时,握予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即决绝,妾意亦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其二: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于焉旷绝。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永别。水得风兮小而已波,徇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竟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余血。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织女嫁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其三:
  “夜夜相抱眠,幽恨尚沉结。哪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寝晨列。生憎野鹊性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瞳,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一作年)年何时(一作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天公隔(一作既)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杂忆》五首:
  今年寒食元月光,月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龙深处暗闻香(闻当做焚)。
  其二: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县。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其三: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其四: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枝低墙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其五: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赠双文》一首:
  艳极翻含态,怜多转自娇。
  有时还自笑,闲坐更无聊。
  晓月行看堕,春酥旋欲消。
  何因肯垂手(一作首),不敢望回腰。
  《梦游春词》一首:
  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人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冷浅漫溪,画肪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池丛绕鸳鹭。池光漾彩霞,晓日初明煦。未敢上阶行,频移曲池步。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渐到帘幕问,徘徊意犹惧。闲窥东西阁,奇玩参差布,格子碧油糊,驼驹紫金镀。逡巡日渐高,影响人将寝。鹦鹉饥乱鸣,娇娃睡犹怒(娃一作蛙)。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铺设绣红茵,施张钿妆具。潜寨翡翠帷,瞥见珊瑚树。不见花貌人,空惊香若雾。回身夜合偏,敛态晨霞聚。睡脸桃破风,汗妆莲委露。丛梳百叶髻(时世髻也),金蹙重台履(踏殿样也)。纰软殿头裙(瑟瑟也),玲珑合欢裤(夹缬也)。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敢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梦魂良易惊,灵境难久寓。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沂。结念心所期,返如掸顿悟。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杂洽两京春,喧闻众禽护。我到看花时,但作怀仙句。
  浮生转经历,道性尤坚固。近作梦仙诗,亦知劳肺腑。一梦何足云,良时自昏娶。当年二世初,佳节三星度。朝玉佩迎,高松女萝附。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乐天和微之梦游春诗序》云:“斯言不可使不知吾者知;知吾者亦不可使不知,知乐天知吾者,吾不敢不使吾子知。即辱斯言,三复其旨。大抵悔既往而悟将来也。”
  正谓此事,非张籍益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