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世说

简介目录赏析读后感作者

卷四 夙慧

  齐,王泰,年数岁,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曰“不取,自当得赐。”
  人皆异之。
  袁君正,年数岁。父疾,昼夜不眠,专侍左右,家人劝令暂卧,答曰:“患既未瘥,眠亦不安。”
  齐,萧绛五岁,高帝使学凤尾诺,一学即工。高帝大悦,以玉麒麟赐之,曰:“麒麟赏凤尾诺矣。”
  陈,陆从典,八岁读《沈约集》,见回文砚铭,援笔拟之,便有佳致。
  宋,王僧孺,年五岁,便机警。有馈其父冬李者,先以一与之,僧孺不受,曰:“大人未见,不容先尝。”
  梁,虞荔,年九岁,候太常睦亻垂,问《五经》十事,荔对无遗失,亻垂甚异之。弟寄亦聪敏,年数岁,有遗其父,遇寄于门,嘲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
  寄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
  客大惭,入谓其父:“此子非常人,文举之流也。”
  宋,陶季直年四岁,祖愍祖尝以银四函,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其一。季直独不取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故不取。”
  愍祖奇之。
  梁,谢贞八岁,为《春日闲居诗》。从舅王筠奇之,谓所亲曰:“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
  梁,何妥八岁游太学,顾良戏之曰:“汝姓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
  众咸异之。时萧慎亦有隽才,住青杨巷,妥住白杨巷。时人语曰:“世有两隽,白杨何妥,青杨萧慎。”
  隋炀帝子昭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狮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高祖叹曰:“天生长者,谁复教子。”
  陈叔达,陈宣帝第十六子也,封义阳王。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就,仆射徐陵甚奇之。
  唐,郑善果,其父诚周大将军,死于王事。善果年九岁袭爵,家人以其婴孺弗之告也,及受册,悲恸擗踊不能自胜。观者为流涕。
  李百药年九岁,有读徐陵文者云:“既取成周之禾,复刈琅琊之稻。”
  并不知其事。百药曰:“《传》称:‘鄅人藉稻’;杜预注云:‘鄅国在琅琊’”
  座间闻者大惊异之。
  苏世长,年十余岁,上书于周武帝言事。武帝以其年小,召问读何书。对云:“读《孝经》、《论语》。”
  帝曰:“《孝经》、《论语》何所言?”
  对曰:“《孝经》云:‘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论语》云:‘为政以德’。”
  武帝善其对。
  狄仁杰儿童时,门人有被害者,县吏就诘之。众皆接对,唯仁杰坚坐读书。吏责之,仁杰曰:“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不能接对,何暇偶俗吏而见责耶?”
  苏晋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王绍宗见而赏叹曰:“此后来王粲也?”
  杨绾年四岁,尝因夜宴亲宾,各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众皆未言,绾应声指铁树曰:“灯盏柄曲。”
  闻者惊异。
  高定,郢之子也。年七岁时,读《尚书·汤誓》。问郢曰:“奈何以臣伐君?”
  郢曰:“应天顺人,不为非道。”
  又问曰:“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是顺人乎?”
  郢不能对。
  白居易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直指“之”字“无”字,示居易。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孙思邈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宪宗皇帝,顺宗长子也。六七岁时,德宗抱至膝上问:“汝是谁子,在吾怀中?”
  对曰:“是第三个天子。”
  德宗异而怜之。
  武后时,酷吏横纵。乐思晦男未十岁,没入司农。上变得召见,太后问状,对曰:“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来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
  太后稍悟。
  苏颋年五岁,裴谈过其父。颋方诵庾信《枯树赋》。避谈字,因易其韵云:“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
  后唐明宗时,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奏:“臣孙赞,年五岁,默念《论语》、《孝经》,举童子于汴州,取解就试。”
  诏曰:“都尉之子,太尉之孙,能念儒书,备彰家训,不劳就试,特与成名。”
  宜赐别敕及第,附今年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