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简介目录赏析读后感作者
魏书 立即阅读

首页>国学书库>正史

  《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启》中说,这两篇志所记述的内容是“魏代之急”、“当今之重”。《官氏志》首记官制,后叙姓族,记载了鲜卑氏族的名称及所改之姓、官制和制度的变化,为研究拓跋部落的发展扩大及汉化提供了完备的资料,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释老志》记佛、道二教,以记佛教为主。它叙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详细记载了它在北魏的兴衰史。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此志乃魏书首创,首次有史书记载佛道两教的流传及变革,尤其对于记载佛教发展十分详实,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魏书首辟专篇记录宗教,是其在历史上的功劳。
  这两个特点,也可以看作是《魏书》的主要成就。


评价这本书:
分享到:

目录

帝纪

  • 帝纪第一 序纪
  • 帝纪第二 太祖纪
  • 帝纪第三 太宗纪
  •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上
  • 帝纪第四 世祖纪下
  • 帝纪第五 高宗纪
  • 帝纪第六 显祖纪
  • 帝纪第七 高祖纪上
  • 帝纪第七下 高祖纪下
  • 帝纪第八 世宗纪
  • 帝纪第九 肃宗纪
  • 帝纪第十 孝庄纪
  • 帝纪第十一 前废帝广陵王 后废帝安定王 出帝平阳王
  • 帝纪第十二 孝静纪
  • 列传

  •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
  •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 列传第三 昭成子孙
  •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
  • 列传第六 太武五王
  • 列传第七上 景穆十二王
  • 列传第七中 景穆十二王
  • 列传第七下 景穆十二王
  • 列传第八 文成五王
  • 列传第九上 献文六王
  • 列传第九下 献文六王
  •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
  • 列传第十一 卫操 莫含 刘库仁
  • 列传第十二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
  • 列传第十四 长孙肥 尉古真
  • 列传第十五 穆崇
  • 列传第十六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
  • 列传第十八 王建 安同 楼伏连 丘堆 娥清 刘尼 奚眷 车伊洛 宿石 来大千周几
  • 列传第十九 于栗磾
  • 列传第二十 高湖 崔逞 封懿
  • 列传第二十一 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谷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
  • 列传第二十二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
  •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
  • 列传第二十四 李顺
  • 列传第二十五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 列传第二十六 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
  • 列传第二十八 陆俟
  • 列传第二十九 源贺
  • 列传第三十 薛辩 寇赞 郦范 韩秀 尧暄
  • 列传第三十一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
  • 列传第三十二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 宇文福 费于 孟威
  • 列传第三十三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
  • 列传第三十四 窦瑾 许彦 李欣
  • 列传第三十五 卢玄
  • 列传第三十六 高允
  •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 崔鉴
  •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
  • 列传第三十九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 列传第四十 赵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张湛 宗钦 段承根 阚骃 刘昞 赵柔索敞
  • 列传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冲
  • 列传第四十二 游雅 高闾
  • 列传第四十三 游明根 刘芳
  •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
  • 列传第四十五 高祐 崔挺
  • 列传第四十六 杨播
  • 列传第四十七 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
  • 列传第四十八 韩麒麟 程骏
  • 列传第四十九 薛安都 毕众敬 沈文秀 张谠 田益宗 孟表
  • 列传第五十 李彪 高道悦
  • 列传第五十一 王肃 宋弁
  • 列传第五十二 郭祚 张彝
  • 列传第五十三 邢峦 李平
  • 列传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
  • 列传第五十五 崔光
  • 列传第五十六 甄琛 高聪
  • 列传第五十七 崔休 裴延俊 袁翻
  • 列传第五十八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
  •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
  •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
  • 列传第六十一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
  • 列传第六十三 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
  • 列传第六十四 卢同 张烈
  • 列传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
  • 列传第六十六 孙绍 张普惠
  • 列传第六十七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
  • 列传第六十八 朱瑞 叱列延庆 斛斯椿 贾显度 樊子鹄 贺拔胜 侯莫陈悦 侯渊
  •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 列传第七十 李琰之 祖莹 常景
  • 列传第七十一 外戚
  • 列传第七十二儒林
  • 列传第七十三文苑
  • 列传第七十四孝感
  • 列传第七十五 节义
  • 列传第七十五节义
  • 列传第七十六 良吏
  • 列传第七十七 酷吏
  • 列传第七十八 逸士
  • 列传第七十九 术艺
  • 列传第八十 列女
  • 列传第八十一 恩幸
  • 列传第八十二 阉官
  •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 略阳
  • 列传第八十四 僣晋司马叡 賨李雄
  •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
  •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
  • 列传第八十七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
  •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
  • 列传第八十九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
  • 列传第九十◎西域
  • 列传第九十一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 列传第九十二 自序
  • 志第一 天象之一
  • 志第二 天象之二
  • 志第三 天象之三
  • 志第四 天象之四
  • 志第五 地形上
  • 志第六 地形中
  • 志第七 地形下
  • 志第八 律历上
  • 志第九 律历下
  • 志第十 礼之一
  • 志第十一 礼之二
  • 志第十二 礼之三
  • 志第十三 礼之四
  • 志第十四 乐
  • 志第十五 食货
  • 志第十六 刑罚
  • 志第十七 灵征上
  • 志第十八 灵征下
  • 志第十九 官氏
  • 志第二十 释老
  • 附录

  • 《魏书》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