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玉词》为词集,共十卷。周邦彦生于歌舞升平的北宋后期,他流连乐坊,多写风流艳情和都市风光。如《少年游》(并刀如水)的温情旖旎,《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的萧索凄恻,《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的缠绵沉挚,都是言情佳作。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归愚词》一卷,宋葛立方撰,方立有《韵语阳秋》。此《归愚词》一卷与陈振孙《録解题》书合。宋人之中,父子以填词名家者,为晏殊、晏几道。后则立方与其父胜仲为最着。其词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流传既久,存之亦可备词中一...
宋毛滂撰。滂有《东堂集》,已著录。此词一卷,载於马端临《经籍考》。与今本相合。盖其文集久佚,今乃裒录成帙。其词集则别本孤行,幸而得存也。端临又引《百家诗序》
《审斋词》是诗人王千秋所作的一部诗词集,收录了多首诗词。王千秋:生卒年月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晚年转徙湘湖间。与游者张安世、韩元吉等,皆南渡初名士,年辈应亦相类。词风清拔可喜,著有《审斋词》1卷。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
李之仪是北宋文坛上诗、词、文俱工的颇具影响的作家。他既善诗词,又能属文,尤工尺牍。他的诗“皆神锋俊逸,往往具苏轼之一体,盖气类渐染,与之化也”。名虽稍不及黄(庭坚)、陈(师道),但其文妙语活脱,“与张耒、秦观相上下”。他的诗论、词论,至...
《丹阳词》--元代著名词作品,作者葛胜仲。 胜仲与叶梦得酬唱颇多,而品格亦复相埒。惟叶词中有《鹧鸪天》“次鲁卿韵观太湖”一阕,此卷内未见原唱。而此卷有《定风波》“燕骆驼桥次少蕴韵”二阕,叶词内亦未见。非当时有所刊削,即传写佚脱。
《海野词》是作家曾觌的词的别集。曾觌身处词发展的高峰——宋朝,著作《海野词》文笔优美,一贯以景喻情。《海野词》大都表现了诗人的忧愁别绪、苦短情长,似是婉约派之风,但也有个别词有慷慨激昂之意。
《小山词》由晏几道所著,于元祐四年(1089年)被晏几道所整理成书。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昔的恋情,感伤人生的虚幻,词作中多有梦境描写,以此反衬人生虚幻。真实地反映下层女子不幸遭遇,也是小山词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类就是抒发羁旅漂泊之孤独凄凉。
《逃禅词》是宋朝诗人杨无咎的作品之一。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
《石林诗话》,又作《叶先生诗话》,作者-叶梦得。主要记录北宋诗坛掌故、轶事,同时也有作者的审美评价。尽管叶氏没有系统的理论构思,但他论诗比较精当,透露出诗话由“论诗及事”转向“论诗及辞”的个中消息。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高邮军(今江苏高邮)人。三十岁时,与苏轼结交。苏轼对其诗文十分赞赏,...
东浦词是南宋词人韩玉的词著作。韩玉,字温甫,南宋词人,韩玉本金人,绍兴初挈家南渡。著有《南浦词》,世人又称其“韩东浦”。毛晋刻入六十家词,称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如苎萝、无盐。集中庆贺诸篇,不免俗滥,至如感皇恩、减字木兰花、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