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檗婆,地是大地,藏是含藏、伏藏义。说的是此菩萨犹如大地,功德利益万千众生;又能含藏一切功德,自利利他。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的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拾遗记》共10卷。前9卷记自上古庖牺氏、神农氏至东晋各代的历史异闻,其中关于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诞的神话。汉魏以下也有许多道听途说的传闻,尤其宣扬神仙方术,多诞谩无实,为正史所不载。末1卷则记昆仑等8个仙山。 《拾遗记》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和志...
《醉茶志怪》共有346篇,其中很大一部分颇似纪的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志怪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轶闻错出其中,多寓劝戒之意。书中可视为小说的虽不足百篇,但其思想内容却相当复杂,故事类型与人物类型亦相当繁多。
叙述富家子弟孙同康拜师访友途中,遭盗党追杀,几遭不测,幸得异人解救,并喜得宝剑、宝镜、宝铲等物,勇斗妖人、妖僧,并与其他几家前世好友劫后重逢,在洞庭斗法中歼灭妖人,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其中贯穿孙同康与前世妻子、女仙孙毓桐的缠绵情事。...
《汉武洞冥记》简称《洞冥记》。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共四卷60则故事,旧本题后汉郭宪撰。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今安徽太和县)人。官至光禄勋。事迹见《后汉书方术传》。是书《隋志》止一卷,《唐志》始作四卷,《文献通考》有《拾遗》一卷。晁公武《读...
嘉靖辛卯,予年弱冠,独处玄阳洞天,忽遇仙女,其事甚奇,始信昔之闻见者,非幻诞也。遂纪《天问》二十四首、《仙女赋》、《仙史歌》各一首,总名之曰《会仙女志》云。
又名冤魂志,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集。内容反映封建原始阶级滥杀无辜的暴行;反映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歌颂了廉洁明正的清官;反映了兵荒马乱年代中国劳动人民遭受的苦难。
又称《十洲记》,古代志怪小说集。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
宋代志怪小说集。徐铉撰。此书大多写鬼神怪异和因果报应故事。如记周元枢与鬼争宅(《周元枢》),李令夜行被鬼殴(《望江李令》),田达诚与鬼唱酬(《田达诚》),鬼少年助人致富(《徐彦成》)。再如《王妻》写陈九娘生前隐瞒林氏钱十万,死后为神附在林...
是中国唐末五代时期的一部神话志怪小说。
精选了中国历史上480位禅宗大德开悟见性的因缘故事。
《国色天香》是明代吴敬圻创作的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前。书出于纂辑,兼收小说,诗话、琐记、笑林、书翰等,多抄撮旧文,间亦多所删略。原书分上下两层,上层自卷八起,有《古杭红梅记》《相思记》《蛤蟆牡丹记》《金兰凹友传...
明代传奇小说集。二卷,八篇,书成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内容多劝善惩恶故事,艺术上朴素雅洁,不假雕饰,自然无华。它虽是传奇体文言小说,但是文不甚深,朴素而不失于粗俗。
全书共八十九篇,厘为四卷,其中有取材于历代史书者,有辑自唐人小说者,有杂采自明清人笔记者。如唐伯虎投身金锡山华学士府,计取婢女桂华事,及王琼奴传,均录自《泾林杂记》;刘翠翠传系转录自《剪灯新话》,皆当时不甚经见者。又明人李诩撰《娇红记》...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书共收唐宋元明的剑侠小说三十三篇,是古代剑侠小说较为精粹的选本,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