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经》全名为《金光明最胜王经》,梵名Suvar?aprabhāsottama-sūtra 。与《法华经》、《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是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之一。若诵读此经,国家可获得四天王之守护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护国利民功德,...
维摩诘所说经 是佛教大乘经典。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
《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10卷。般剌密谛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于广州的制止寺〈今光孝寺〉诵出...
梵网经 (梵文 Brahmajāla-sūtra),佛教大乘戒律经典,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秦鸠摩罗什译,上下两卷。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
《纪效新书》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非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这段话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成书的时代、背境和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书名...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为元始天尊演说玉皇修道登仙故事,及诵念玉帝经咒之功德果报。全经共三卷。经文由《清微天宫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诵持功德品》《天真护持品》及《报应神验品》组成。有多种注本,收入《正统道藏》...
气功内丹术著作。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共一卷。不着撰人,约出于晋魏朝。此经为四言韵文,共五十句。主要讲述内丹术的基本理论,阐发精、气、神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度人经》全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又称《无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按《度人经》乃为古灵宝经之一,收入《道藏》之首。就其在《道藏》中的位置来说,《度人经》为道都第一部经。 《度人经》宣...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晚于晋魏。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太平经圣君秘旨,道教书名。著者不详,原题“传上相青童君”。王明《太平经合校》疑为唐末闾丘方远所辑。内容主要阐述“一”为万事之本,守一, 则万事皆行。首论精、神、气的关系,谓“三者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根,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 《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
版本:嘉庆十九(1814)年刋本。四卷十六回。与本网收录之《富翁醒世录》回文略有不同。作者:题“落魄道人编”。内容:以漫画式的辛辣笔法,叙述财主钱士命贪财悭吝,寡廉鲜耻,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文笔犀利尖刻,讽刺性极强。
版本:广东凤城五云楼乾隆乙巳五十年(1785)年刻本。八卷十六回。作者:题“东山云中道人编”。内容:叙述钟馗冤魂被阎王封为“平鬼大元帅”,荡平诸鬼的故事。书中鬼域影射人间社会,与《斩鬼传》类似。
版本:清代小说集。草闲堂刋本。四卷十六回。作者:题“云阳(一作溧水)嗤嗤道人编着”,“广陵琢月山人校阅”。嗤嗤道人又有《五凤吟》、《催晓梦》。内容:本书每四回一卷,以仁厚、忠义、孝悌、节烈四个主旨,叙述四则故事。
版本:光绪三十二(1906)丙午年中秋,由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十二卷十二回。作者:吴跰人,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字跰人,广东南海佛山镇人。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生(1866年5月29日)生于北京祖父寓所,三岁,祖父亡故,随父母...
版本:光绪丙午(1906)年乐羣小说社铅印本。十回。作者:署“遁庐着”。内容:透过主角冷镜微的经历,讽刺文人官吏的虚伪与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