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先列五峰、三涧,次叙宫观、祠庙、坛院之属,而以历代得道飞升之迹附之。虽黄冠自张其教,不无夸诞之辞。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一卷。明陆树声撰。卷首题记曰:余老退休,端居谢客,属长夏掩关独坐,日与笔砚为伍。因忆曩初见闻积习,老病废忘,间存一二,偶与心会,提笔成言,时一展阅,如对客谈噱,以代抵掌,命之曰清暑笔谈。收入《陆学士杂著》,另有《广百川学海》本、《宝颜...
明代笔记小说,嘉靖癸巳冬十月,大同卒杀总兵官李谨,距癸未甫十载,盖再变矣。
《野记》是明代祝允明撰写的一部书籍,共四卷。
为综合性医著,又名《中藏经》,旧题汉华佗著,撰年不详。全书3卷,上、中卷为医论,下卷为临床。
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证、劳证、血证、三焦证治、五脏证治、诸...
太平湖畔太平街,南谷春深葬夜来。人是倾城姓倾国,丁香花发一低徊。
收录了许多名言俊语,涵义广泛,寓意深远,有的可视作处世箴言,有警戒借鉴作用。有关政事的如(笔九经尹句容)条所谓(民不可有此色,官不可无此味)。
为仿《世说新语》体例的一部撰述。全书分为盛德、学问、经济、言语、夙慧等二十部,部各一卷。内容涉及晚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多张岱本人、亲属、先世及当时一些时闻逸事的记载,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对张岱本人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道窍谈》,作者李涵虚,原名李元植,字平权,号涵虚子,又号长乙山人,四川乐山县人。他常游峨嵋等地,曾遇仙师传授道诀,并改名西月,潜修数载,颇通丹法。
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作于1656年,是作者早年的政论著作。通过评述历史阐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出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解释仁义为以仁爱人,不授以制而尽其私。以义制我,不私所爱而厚其疑。收入《原极》、《古仪》、《宰制》、《慎选》、《任官》、《大臣》、《离合...
杂记太平天国女官傅善祥、清将多隆阿、洋将华尔等人事迹,盖属洪杨时代的轶闻,而洪秀全、杨秀清本人的事迹则很少记载。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卷以证论治,下卷以病论治。《经方实验录》每则病案均依经方为经、实验为纬、理论为纹,经方主要讨论配伍与医疗作用,实验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及其相关的病案,理论则结合经典来补充、完善临证时的治疗原则。特别是《经方实验录...
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内容多记唐和五代间事,而以蜀事为多。其中金统事等44则是记载诗本事的,如禅月吟述诗僧贯休事,贾忤旨记贾岛事,颇详尽;钓巨鳌记张祜见李绅事,和赵令《侯鲭录》记作李白见时相事不同;削古风记杜荀鹤写《时世行》刺朱温本事,为治文学...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