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一百卷,是欧阳询、令狐德棻等十余人奉诏编撰的,始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武德七年奏上,历时三年之久。全书约百余万言,分为四十六部(卷八十一、八十二作一部计),有子目七百二十七个。据1926年《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
《初学记》,三十卷,是唐人撰修的一部类书。唐玄宗为方便他的儿子学诗作文时引用典故和检查事类,而命集贤院学士徐坚、张说等编辑此部类书。这是一部以知识为重点的类书,既有豊富知识,又便于临文检查。因其目的主要是为因应皇子们初学诗文的需要而编辑...
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即洞庭西山,在今江苏震泽县)人。“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之指归不已。”(顾大典《茶录。且引》)作序者,顾大典,字道行,号衡寓...
该书《四库提要》存目,主要刊本有①万历丁未(1607年)许世奇刊本;②宝顔堂秘笈本;③茶书全集本;④居家必备本;⑤欣赏编本;⑥广百川学海本;⑦说郛续本(不全);⑧今图书集成本(不全);⑨古今说部丛书本;⑩丛书集成(据宝顔堂秘笈本排印本。)该书...
《煮泉小品》撰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主要版本有:(1)宝颜堂秘笈本;(2)茶书全集本;(3)读说郛本;(4)四库全书本。明益府崇祯十三年(1640)刻《茶谱》十二卷中,有《煮泉小品》一卷,误题田崇衡。
《阳羡茗壶系》是一本专论紫砂壶的第一篇著述。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该书记述了宜兴紫砂壶替代银、锡、瓷壶的情况,当时已被誉为实用与陈设欣赏兼备的艺术珍品,“一壶重不数两,价每一二十金”。书中着重介绍了供春、时大彬等31位紫砂民间艺人的造壶技艺...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是我国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
《北山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北山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橘录》三卷,卷上、卷中叙述柑橘的分类、品种名称和性状,卷下阐说柑橘的栽培技术。本书第一次将柑橘类果树区分为柑、橘和“橙子之属类橘者”三大类,柑分8种,橘分14种,“橙子之属类橘者”分5种,并叙述每个品种的植株形态、果实大小、食味品质和产地来...
中国古代记录介绍刀剑的专著,南朝陶弘景撰。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曾参加过宝刀的冶炼。该书是作者研究刀剑冶炼的心得。书中记录了远自夏禹、近到梁武帝各个朝代所制宝刀、宝剑的数目,并对每一把刀剑的名称、尺寸、铸造过程...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洛阳牡丹记》一卷,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是记凡三篇。一曰花品,叙所列凡二十四种。二曰花释名,述花名之所自来。三曰风俗记,首略叙游宴及贡花,馀皆接植栽灌之事。文格古雅有法,蔡襄尝书而刻之於家,以拓本遗修。修自为跋,已编入《...
《禽经》全文三千余字,是作者在参阅前人有关鸟类著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鸟类知识,包括命名、形态、种类、生活习性、生态等内容。尽管其体例结构简单,内容也稍嫌粗糙,但作为我国早期的鸟类志,仍有其较大的意义。..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①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
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甲申)我国第一部菊谱,也是世界第一部艺菊专著,刘蒙泉《刘氏菊谱》问世。该书依菊花的颜色分类。以黄为正,其次为白,再次为紫,而后为红,对后人影响很深。全书共记载菊花35个品种,另附闻而未见的4个品种,以及两个野生种。形色之...
《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