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要录》十卷,书法学论著总集,唐朝张彦远编撰。《法书要录》辑录了从东汉至唐元和(806--820)年间的书法理论著作共三十九种,其中有的只存其目,实只三十四篇。其中赵壹的《非草书》、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论书》、张怀瓘的《书断》等...
《图画见闻志》是一部画史著作,全书共有六卷。《图画见闻志》为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卷一《叙论》十六篇,仿张氏前三卷之作,其中《论制作楷模》、《论衣冠异制》、《论气韵非师》、《论用笔三病》、《论曹吴体法》、《论三家山水》、《论黄徐体...
《画继》是一部画史著作,全书共十卷。此书载北宋熙宁七年(1074 年)至南宋乾道三年(1171年)间画家二百十九人小传。因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起于黄帝,迄于唐昌元年,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起于会昌元年,止于宋熙宁七年,邓椿以此书续二家之著,故名《画继...
旧本题宋郭思撰。思父熙,字淳夫,温县人。官翰林待诏直长,以善画名於时。思字得之,登元丰五年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泰凤路经略安抚使。书首有思所作序,谓丱角侍先子,每闻一说,旋即笔记,收拾纂集,用贻同好。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以此书为思追述其...
又称《书断》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三卷。上卷列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草书十体,各述其源流,并加赞文,于各体原委辨论颇精。中、下卷分神、妙、能三品,录古来能书者八十六人,各列小传。传中附录,又得三十八人,...
本书为贾题韬在1941年著作,为我国象棋创建了理论体系和对全局进行理论分析的评解体例;对现代象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他作品有《象棋残局新论》等
“扬州书舫录”这部书,是作者李斗家居扬州期间,根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积三十多年的时间陆续写成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扬州的城市区划、运河沿革、工艺、商业、园林、古迹、风格、戏曲以及文人轶事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记载;有些记载还相...
《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中国北宋绘画史著作,黄休复编撰。《益州名画录》是一部记述唐、五代至宋初以西蜀寺院壁画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地区性画史。此书以列传体形式记载了自孙位至邱文晓等58位画家的小传及壁画作品,按“逸、神、妙、能”四格...
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 。卷一包括论用笔 、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等节;卷二包括画诀、画源、题自画、评古画等节。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
《乐府杂录》,乐府者,秦汉所立掌管音乐之机构也,唐时被教坊、梨园所代替,又名《琵琶记》,中国古代音乐著述,唐人段安节为补《教坊记》之不足所著,1卷。段安节,生平事迹不详,系唐初名将段文昌孙、《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子,善乐律,能自度曲。主要...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承先秦数学发展的源流,进入汉朝后又经许多学者的删补才最后成书,这大约是公元一世纪的下半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
《周髀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 中国古代按所提出的宇宙模式的不同,在天文学上曾有三种学说。“盖天说”是其中之一,而《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这派学说主张:天象盖笠,地法覆盆(天空如斗笠,大地...
《孙子算经》算经十书之一,是公元四世纪左右的数学著作,编撰年代不详。作者孙子,公元四世纪时人,生平不详。现传本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叙述度量衡制度、筹算记数和筹算乘除算法;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算法、开平方和面积、体积计算;下卷是各种应用...
王孝通撰成《缉古算经》武德九年(六二六),王孝通撰成《缉古算经》一书。天文学家李淳风为之作注。《缉古算经》是算经十书之一。共四卷。全书提出了关于建筑堤防、勾股形及从各种棱台的体积求其边长的算法等二十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解数学三次方程现存的...
《算学启蒙总括》,作者朱世杰。该书三卷,二十门,书中涉及四则运算,开方,天元术以及垛积等多方面的数学内容。该书由浅入深,是一部很好的启蒙读物。
《全书·新方八阵》、《全书·古方八阵》,景岳善兵法,在此借用药如用兵之义,以方药列八阵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全书·新方八阵》中所列方颇具创新。《全书·古方八阵》辑方经典。共录新方186方,古方1533方,其后的妇人、小儿、痘疹、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