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是一部先秦名家学派的着作,作者尹文,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在齐宣王、愍王之际,与宋钘、田骈、彭蒙等齐名。《尹文子》的思想体系,是以名家为主,而又综合道法,其学术路线是「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涉及政治、哲学、逻辑、...
孙诒让的《墨子闲诂》是公认清末墨学研究的重要作品,梁启超曾说「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復活,全由此书导之,古今注《墨子》者固莫能过此书,而仲容一生着述亦此书为第一也」,任公自己对墨学研究的兴趣也显然受到孙诒让的启发与鼓励...
五代考据辩证类笔记,五卷,丘光庭撰。《兼明书》前三卷论述经史诸书,对《周易》、《尚书》、《毛诗》、《春秋》、《礼记》、《论语》、《小孝经》、《尔雅》、《史记》、《白虎通》中的文字、训诂、传说、故实以及风俗、名物等都有所考辩。卷四专驳五臣...
《厚黑学》是解放前讽刺官场弊病的轰动全国的一部力作。他提出的“厚黑”二字当时不绝于耳、脍炙人口。本书被人们称为不可多得的奇书,八十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
在这里是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一本著名家训编订的注解,收集历代对《颜氏家训》所作的可信注释,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有相当权威的意义。
罗隐《两同书》二卷,唐罗隐撰。隐字昭谏,新城人,本名横。以十举不中第,乃更名。朱温篡唐,以谏议大夫召,不应。後仕钱鏐为钱塘令。寻为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授著作佐郎,司勋郎中。历迁谏议大夫,给事中。《吴越备史》载隐所著有《淮...
刘子,亦名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北齐时期道家,思想家,其生平事迹不可详知·据《北史》《北齐书》本传记载,刘昼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分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时期,北朝为异族统治,其所撰《刘子》一书,针对当时社会时弊,提出了自己治国...
《仇池笔记》,古代中国文言轶事小说。中国北宋苏轼撰。《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云: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甚村陋也。绝不标其本题,又不举其全句,其为偶阅杜诗,批于致远终恐泥句上之语...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公孙龙子》14 篇; 《隋书·经籍志》名家类中没有著录《公孙龙子》,但在道家中著录有《守白论》一卷。这个《守白论》就是《公孙龙子》,因为《公孙龙子》说过:公孙龙子“...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但却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国史旧文本无记载;二是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姚察不得见;...
《麈(zhǔ)史》,宋王得臣著。三卷。本书前有作者政和乙未(1115)自序,称平生仕途生涯,故自师友之余论、宾僚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辄皆记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类以相从,别为四十四门。名曰《麈史》,盖取出夫实录,以其无溢美、...
《白虎通义》,又省称《白虎通》,东汉班固撰。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将这部书收入子部杂家类。《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
康熙四十八年序刊本是《清代史料笔记:分甘馀话》最早的刻本,七略书堂校刊本和民国间的石印本均由此出。此次标点,以初刻本为底本,对书中的引文有疑问的均作了查对,改正了书中的一些错字。增加或改正的字加号,原刻错字仍予保留。另外,为了便于读者查索...
《爱日斋丛抄》见诸书志所载者,多不著撰者姓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二载有叶釐《爱日斋丛抄》十卷,又《坦斋笔衡》一卷。两书《说郛》均收录,前者题宋叶某撰,后者题宋叶釐撰。书名或题《爱日堂丛抄》,见《澹生堂藏书目》和《楝亭书目》等。
罗大经《鹤林玉露》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诗“兴”进行了阐说:一,提出“兴”重“观物”,且要做到“静观”与“活观”的统一;二,强调“兴”意乃“赋”、“比”之归宗,去“兴”则“赋”、“比”无所归依.上述两方面,为古典诗“兴”理论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懽录》,已著录。是书乃其康熙己巳官左副都御史以後,至辛巳官刑部尚书以前,十三年中所记。前有自序,称取顾况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之意,末。又以居易俟命为说,其义两岐,莫知何取也。中多论诗之语,标举名备,自其所长。其记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