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 沁园春·十万琼枝

沁园春·十万琼枝

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 上一篇:金缕曲·咏白海棠
    下一篇: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 撰写翻译参考翻译

      注释

      ⑴徐渭文:名元琜,渭文其字,又作文清,阳羡名画家,亦工文词,名词人徐喈凤的堂弟。有选本作“徐渭”,误。钟山: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云臣:史惟圆字。惟圆号蝶庵,别署荆水钓客,有《蝶庵词》。 南耕:曹亮武(1637-未知)号。亮武字渭公,维崧表弟,有《南耕词》。京少:蒋景祁(1646-1695)字。有《梧月词》、《罨画溪词》。以上三人皆宜兴人,阳羡词派重要成员。这段话为短序。
      ⑵琼枝:指梅花。
      ⑶矫:形容梅花盘曲昂健的姿态。 银虬:白色的蛟龙。
      ⑷翩:形容梅花轻盈铺张的姿态。
      ⑸困:倦怠状。胜(shēng):承受。 南内:南宫。朱元璋定都南京,此处指明皇城。
      ⑹西清:皇宫中游宴处。
      ⑺十四楼:明南京官伎所居,有“来宾”、“清江”等名,太祖时所建。
      ⑻珠珰(dāng):耳装饰以明珠曰珰。
      ⑼潮打孤城: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诗意。
      ⑽“商女”句: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以上二诗皆吟咏南京之事。
      ⑾五陵:指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明太祖孝陵。石马:贵族陵墓前以石雕成动物形状,以为饰物。
      ⑿生绡:生丝织成之薄绸。此处指代画幅。
      ⒀水天闲话:李商隐有《水天闲话旧事》。 江海余生:用苏轼《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意。

      沁园春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详细

    发表赏析雅俗共赏

      赏析

      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陈维崧有赠序,嘱咐他一访“畸人而隐于绘事者”,也即心怀兴亡之痛的隐逸之流。徐自南京归,成《钟山梅花图》,阳羡词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词调题咏殆遍,形成一次相当独特的凭吊故国的联吟酬唱格局。个中迦陵此篇尤为翘楚,被前人誉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
      从“意”的大处看,则其中蕴涵着极其复杂的遗民心绪。诸如“一夜啼乌,落花有恨”的哀思、对“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们“十四楼中乐太平”的误国行径的怨慨,以至“寻去疑无,看来似梦”的泪眼愁看,皆是遗民群体“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凉、幻灭、欲哭无泪、欲隐无地,凡此种种尽包蕴于清丽词藻之间,令人不由黯然神伤。
      阳羡词人借徐渭文此图遥祭故国,所拈者为“大题目”,寄寓者为“大意义”(谢章铤语)。在清朝初年,因此种民族情绪而遭致诛杀惨祸者不知凡几,故而,“一幅生绡泪写成”的悲凄后面其实隐藏着凶险的刀光剑影和这一词群非凡的胆力和勇气。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