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 金缕曲·次女绣孙

金缕曲·次女绣孙

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 上一篇: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下一篇: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 撰写翻译参考翻译

      注释

      ①瞢腾:朦胧迷糊。
      ②遽:疾,速。
      ③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④绾:旋绕打结。

      贺新郎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该词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详细

    发表赏析雅俗共赏

      评解

      此词惜春抒怀。上片写絮飞花落,春归匆匆。痴儿有感年华,写出伤心句。下片作者广其意。休道春归太遽,凭彩笔玉管,绾留春住。通篇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