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 题云公山房

题云公山房

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 上一篇:听杜山人弹胡笳
    下一篇:送零陵妓
  • 撰写翻译参考翻译

    发表赏析雅俗共赏

      鉴赏

      《题云公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杨巨源诗)》是唐代诗人戎昱(存署名争议)创作的一首禅意诗,以山居寺院为背景,通过简淡意象阐释佛门清净心之理。
      全诗四句,前两句以“月明松殿”“深山微风”勾勒空寂山寺环境,后两句借“莲花不著秋潭水”之喻,阐述心不执于外相的禅宗思想。诗中融合自然景致与佛典意蕴,运用白描手法与隐喻,将“不住六尘”的无执理念寓于幽远意境,形成空灵含蓄的表达风格。
      该诗首句直白交代,毫无雕饰,与所要表达的主题非常相契,都是平淡安宁。诗的第二句并不具体描述山深何处,而是用“月明松殿微风起”营造出身在深山的感受,让读者立刻心随文人,身临其境。这样的效果比直接形容山如何深,夜如何静,更加强烈明显。“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写出该诗的主题,将清净心比作不著秋水的莲花。《金刚经》云:“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从此看,清净心就是无执着之心。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不是说没有了这六尘,而是指不执着于这六尘。不执着即清净。如莲花出水不染水,并不是没有水。如果没有水,莲花也没有了。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生死涅槃,烦恼菩提,其体性是一个。故禅宗六组慧能法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的手法较为多样,意境上大多写得悲气纵横(诗中常有愁、泪、哭、啼、悲、涕等字),颇为感人。题材上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的诗很多。代表作有《塞下曲》、《移家别湖上亭》、《苦哉行五首》、《罗江客舍》、《客堂秋夕》、《从军行》、《江城秋霁》、《送陆秀才归觐省 》、《霁雪》、《江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