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百将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又称《百将传》、《正百将传》,是北宋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张预(字公立)用了数年时间编写的。他从十七史中选出一百位名将编写他们的传记。此书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思想编写的,后世许多的名将传记都...
《练兵实纪》是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和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一部重要兵书,是戚继光蓟镇练兵实践经验的总结。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是清朝汪宗沂写的一本有关诸葛孔明八阵行军作战的古书,分序、正文、后序三部分,比较有参考价值。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始见著录。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学...
中国汉代农书。作者氾胜之。原名《氾胜之》,《汉书。艺文志》著录为18篇;《隋书。经籍志》始称为《氾胜之书》,以后就通用此名。原书约在北宋初期亡佚,现存的《氾胜之书》是从《齐民要术》等一些古书中摘录的原文辑集而成,约3500字。内容有耕田法、溲种...
《禾谱》是中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共五卷,北宋曾安止撰,为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后的一部重要古代农业科技著作。曾安止(公元1047-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江西泰和人,熙宁九年(1076)进士,绍圣年间任彭泽县令。退仕后,有感于当时士大夫只为花木...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时的重要农学书籍,作者是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的贾思勰,共十卷,九十二篇,还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作者的事迹记载不详。全书所引用的古籍将近二百种之多,其中的《四民月令》等历史价值很好的农书现先...
《肇论》由后秦僧人僧肇所著,是较全面系统发挥佛教般若思想的论文集。《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盘无名论》。这四篇论文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公元465—471年)陆澄所选的《法集》目录中;后...
《化书》道书名。全称《谭子化书》别称《齐丘子》传五代谭峭作此书,曾求序于南唐大臣宋齐丘,齐丘窃为己作而序之,故有齐丘子名。属富有浓厚哲学思想内容的著作。六卷,一作一卷。唐五代间谭峭撰。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十世纪末)。 全书分“道化”、“...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不真空论》阐述的对象是“有”、“无”即“色”、“空”问题。僧肇认为,一切存在都...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
明代中国文言笔记小说集,五十一卷。续稿七卷。郎瑛撰。是他致力于学问考辨的一部专著。该书考论范围极为广阔,以类相从,凡分七门。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怪诙谑之事...
战国时期楚国人,因为他平常总爱戴着一顶用鶡的羽毛装饰着的帽子,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别号叫鹖冠子。鹖冠子发挥道家天道哲学与人君南面之术。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知识都在不停地变化,人要不断地学习,国家要靠大家来治理。“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是他...
此书约成于贞元年间(785-805)书中记事多为作者耳闻目睹,史料价值甚高。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通志》等书均作5卷,《书录解题》作2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10卷本,并非完佚。此外,尚有天一阁明抄本、莫郘亭藏...
《慎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慎到等人所著。在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但都是在提倡法治的基础上提出的不同观点。“势”主要指权势,慎到认为,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风俗通义》,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学术著作,无论是内容还是见解,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