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韩秀两腿一搅水,右手一按船头,跃身上船。韩秀遂问林士佩道:“兄长,莲花峪如何?”
林士佩说道:“一言难尽了,昆冈失火,玉石俱焚。”
林士佩遂又扭项回头叫道:“妹妹,这就是韩秀韩贤弟。”
又叫道:“韩贤弟,这就是小妹素梅姑娘。”
韩秀闻听,抱腕当胸,遂向姑娘施礼,姑娘也向韩秀道了个万福。姑娘对韩秀遂说道:“我们兄妹日暮途穷,多蒙韩兄长前来解救。”
韩秀说道:“姐姐何出此言?我与林仁兄情同骨肉,莲花峪与莲花湖有唇亡齿寒之关系。”
胜爷此时在船后观看韩秀,那韩秀头戴荷花色壮帽,包耳护项,软护克脑,荷花色的分水裾,背后绷着亮银双刀。此刀与众不同,别人的刀,刀柄有藤线缠的,有丝绦缠的,韩秀的刀乃是能工巧匠所做,细自足纹银镶着五个大字,乃是”天地君亲师”。此人颇知三纲五常,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体荷花色分水裙,三叉通口水裤。在脸面上一看,面如敷粉桃花,黑真真宝剑眉抱于桃花脸上,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悬胆,口似涂朱,两耳垂轮,三山得配,五岳相停,那像个四十寨统辖的山大王,分明是个风流秀才,儒雅的学生,惜哉身为绿林道。再看林士佩与他二人相见,姑娘呼韩秀为兄长,韩秀呼姑娘为姐姐,皆因二人未叙年庚。林士佩说道:“你把姑娘急速背过漩涡水去,然后再背愚兄。胜英水路镖头不少,倘若追来反为不美。”
韩秀答道:“谨遵兄命。”
姑娘素梅往后一退,说道:“兄长落难之时,何以不顾廉耻?古人云,男女授受不亲。兄长请想,韩兄长二十余岁,小妹乃年方十七岁之人,岂能叫韩兄长背之?小妹宁死不能叫韩兄背渡此水。”
韩秀闻听,不由得桃花脸通红,遂叫道:“贤姐勿要多想,小弟天胆也不敢搀扶姐姐。”
林士佩说道:“贤妹,你韩兄长是我生死之交,你我在此落难之时,何必多疑?我盟弟韩秀有柳下惠之品,人正不怕影儿斜。胜英的镖头会水的甚多,如果工夫一大,必定追来,那时节反为不美了。贤妹成全哥哥我落难之时吧。”
胜爷在船后,一只手挎住船沿,一只手扶着船尾,心中暗道:“我别叫男女三人为难啦,我既是开笼放鸟,为何不给他们一个痛快呢?”
胜爷遂用两腿一凫水,纵身形上船,一抖分水裙,水珠不沾。遂大声说道:“对面来者是莲花湖五八四十寨总辖韩寨主吗?俺胜英来也。”
林士佩一听,大吃一惊。列位,林士佩这样的英雄,为何如此呢?这就叫败军之将,不足以论战。
皆因地雷一破,林士佩准知道镖行将地雷挖将出来,胜英来必定拚命决战,遂叫道:“韩贤弟!胜英追到了,亮家伙!”
韩秀套挽手亮出亮银双刀,林士佩压双剑。林素梅将斗篷脱去,套护手亮鸡爪双镰,说道:“胜老者,我兄妹一败涂地;何至于赶尽杀绝?”
惟有韩秀借着明月及船上的灯光,观看胜爷脸面之上毫无怒容,遂把双刀一抱,说道:“久闻明公海量宽宏,屈己从人,我拜兄山败人亡,何必苦苦追赶?”
胜爷刀未离鞘,说道:“总辖寨主,人讲礼义为先,树讲枝叶为源,有话说与明理的君子。我追林寨主本欲拚命争持,胜者存,败者亡,我听姑娘哭得可怜,要投大江一死,在下胜英遂生侧隐之心,才不与林寨主比较,打算放他兄妹逃走。恰巧统辖寨主接到,我得以见到高明,三面相对,我们二人之事,请求总辖寨主与我们两下评论评论,谁是谁非于提起此事,胜英有些惭愧,我们门户之中出了下贱子弟,名叫高双青。凡女子及妇人,因奸不允,即拔刀杀未出闺阁的女子,守节之寡妇。他又在某宦家楼上,捋住小姐的发髻,九烈三贞的小姐,不允奸情,小冤家持刀威吓。我与我盟弟二人亲自看见,将小冤家叫下楼来,我捉拿于他,小冤家不是我之敌手,他才要想逃命,我在后面追赶,小冤家借水逃走,我觅迹寻踪,追到侠义庄。此孺子是我师弟邱琏之义子螟蛉,我弟兄就要捉拿高双青,万恶滔天之淫徒竟镖打他的义父,得艺忘本,昧义忘师。在下胜英遭到二郎山,四霸天庇护于他,在下扫平二郎山,小冤家高双青由地道逃走,我派我镖行之人,由地道追拿。追到莲花峪时,我之傻盟侄要追进莲花峪去,喽卒众人阻拦,口角分争,打伤了几名喽卒,林寨主亲自出寨,要将我那盟侄结果性命。我给寨主赔礼,拜求寨主放出高双青。林寨主即提出请我赴南北英雄会,我要不赴南北英雄会,叫我将十三省总镖局关门,南七省一脚之地,不叫我姓胜的站立。总辖寨主请想,南北英雄会我是赴与不赴?”
韩秀说道:“慢说胜老明公名扬天下,四海皆闻,有人要请在下韩秀,就是刀山油锅,我也要前往。”
胜爷说道:“姓胜的率领八十余位赴南北英雄会。到了莲花峪,人不跟人比赛,先叫我们下圈打鹿,三阵赌输赢,伤了我二位镖头。第三阵将鹿打死,邱锐反复无常,他硬说不算输赢,又叫我们三阵打豹,两阵将豹打死,二寨主仍然说不算输赢。二寨主又口出不逊,又要人与人比赛,胜英让之再再,刀劈二寨主,镖打三寨主,我胜英连赢数阵。末了我与林寨主比赛,一百余个回合,我反背转环刀,末肯伤害林寨主之性命,削去他的壮帽绢帕,头顶削去铜钱大的一缕发髻,皮肉略见一点血迹。林寨主意狠心毒,将我们稳在逍遥亭暂宿一夜,三更天暗点地雷,要将我们镖行八十余位一网打尽。天不绝人,被我等识破,掘阻地雷。大众一见愤怒,追赶林寨主。韩寨主你是明理的君子,我们二人谁是谁非?请阁下公论。”
好一位精明强干的韩秀,对着胜爷控背躬身,深施一礼叫道:“胜老达官,千错万错,是我盟兄林士佩的错,您春秋鼎盛,年纪高迈,多容多让。我们弟兄年轻,做事不周,明公高抬贵手,我拜兄到莲花湖时,我当苦苦相劝,必然悔悟,不但他兄妹承情,我韩秀也感激非浅了。胜老达官,您高指贵手吧。”
胜爷说道:“咱们保镖的买卖,全仗绿林道朋友照应。我的镖车镖船,骡驮子,来到南七省的时候,大家不给我动,就是赏我们饭吃啦。总辖寨主,您迎接林寨主兄妹回归莲花湖去吧,船可以绕着走,不必渡此漩涡。我胜英暂回莲花峪,有我镖行之人追来,我将他们迎回莲花峪。”
韩秀说道:“明公,我欲请您到我莲花湖,你我盘桓几日,也可使我顿开茅塞,长些见识,我等得与高人共语,也是三生之幸也。”
胜爷说道:“总辖寨主说的那里话来?莲花湖的高朋贵友和气如云,滴汗似雨,什么高明皆有,胜英有意拜访,皆因莲花峪尚有八十余人,怕他们放心不下。你我人长天也长,改日再到贵寨拜会众位。”
彼此道请字,胜爷踏水花回莲花峪去了。
不到一里之遥,胜爷回到莲花峪,忽然抬头一看,只见莲花峪四面火起,烈焰腾空,满天照如白昼,火光达于霄汉。风借火势,火借风威,真好似战国春秋火烧棉山,烧死了忠臣介子推。胜爷弃水登山,将油绸子包裹打开,包裹铺在山坡之上,由油布口袋内取出鸭尾巾,英雄氅,青缎子快靴和一切零碎物件,撤去通身水靠,提起一抖,水珠不沾,挽好发臀,绢帕绷头,带好鸭尾巾,背插鱼鳞紫金刀,胁下衬镖囊,将零碎东西包好,背后一背。火势已大,胜爷不能进寨,由北山坡遂往东行去,由东而南,来至头道寨外。胜爷只听头道寨门大众喧哗,人声鼎沸,金头虎贾明喊叫:“诸葛道爷,怎么咱们镖行之人,单单不见我胜三大伯?我由昨天就心惊肉跳,一定将我胜三大伯烧死在山内啦。”
聋哑仙师闻听,微然一笑:“傻孩子不要胡说,你胜三大伯难道说是傻子?岂能见火起,还能在山内等着烧死?”
复又听金头虎说道:“点火的时候,就应当找找我胜三大伯,连言语都没言语,就将火点着啦,真要是烧死我胜三大伯,我看你们怎么办?也不是我点的,反正没有我是罪辜。”
胜爷在山口外听得明白,心中说道,“金头虎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我,真令人可爱。”
胜爷眼望众人走至近前,此时贾明一眼看见胜爷,遂大声喊道:“胜三大伯来了。三大伯,你老人家上哪里去啦?这大工夫才回来,我们好不放心。”
胜爷看着贾明微然一笑,遂问道:“这火是何人点的?”
只见大众面面相觑,一语全无。胜爷又接连着问了好几次,并无一人答言。金头虎在旁有点别不住劲啦,遂说道:“胜三大伯,你老人家别问啦,大家都商量好啦,等胜三大伯回来时,别告诉是谁点的火。我也不告诉你老人家是谁点的火,李四大伯知道。”
此时聋哑仙师微然而笑。李四爷站在一旁,面容惨淡。胜爷看着莲花峪,不由得唉声叹气,胜爷一听贾明说出李四爷知道,不言语,不问可知,那火一定是李四爷点的。胜爷遂对李刚李四爷道:“四弟,这火是您点的吗?”
李四爷见问,不觉面红过耳,遂对胜爷说道:“不错,是小弟我点的。”
胜爷说道:“四弟,你看这座莲花峪大房好几百间,里面桌椅木器,花梨紫檀的甚多,您这一点火不要紧,损坏多少银子、物件?现在有绅董丁桂芳丁贤弟在此,咱们大家回归飞龙镇之后,由丁贤弟报告官面,叫居民们将那砖瓦木料拆去,内中的桌椅玩物,或归官家,或归丁贤弟设法报官售卖,要是作一种慈善的事业,有何不可?
你这一烧,岂不是暴殄天物吗?四弟你这样刚愎,恐其将来不得善终。”
李四爷被胜爷这一数说,听着胜爷说的句句有理,不觉心中也是难过,遂对胜爷勉强答道:“谁叫他们要点地雷呢?林士佩要是点着地雷,这座山寨不也是得化为灰烬了吗?莫若我替他点着了就完啦。”
列位,有句俗语,无论何人拗不过这个理字去。李四爷这就叫无话可说啦,说了这么两句不通情理的话。胜爷又说道:“四弟你作事太绝啦,恐怕人容天不容。你岂不闻但得容人且容人吗?林士佩阴毒奸险,打算叫咱们镖行八十余位全都死在逍遥亭内。他的打算,是以为必成啦,哪知道人叫人死,那是万万不能的,诸葛道兄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那地雷给破啦。凡事都有天作主,不是人想怎么,就可以成的。”
诸葛道爷听胜爷说话,愈说愈多,李四爷又不是好脾气,诸葛道爷念了一声无量佛:“胜施主不要多说啦,李四爷因为小儿林士佩做事太坏啦,所以才给他来个斩草除根。况且这山寨窝藏盗匪,于人民毫无利益,李四爷这一烧,这就是由根本上给百姓们除害啦。”
诸葛道爷又问胜爷道:“您追赶嫉妒小儿林士佩,可曾追上吗?”
胜爷说道:“林士佩小儿由水路逃奔莲花湖去,他那只船方行出不到一里之遥,已到漩涡之处,就不能前进啦。因为他逃走心急,早有人去到莲花湖送信,有人前来迎接于他。我追至船前,我闻他那船中有女子哭泣之声,我就在船后仔细窃听,那哭泣之人,正是小儿林士佩的妹子。不想他那妹子倒是个九烈三贞之女,在船上埋怨他哥哥作事不仁,不该点地雷害人,历数他哥哥的罪状,并言及小弟我侠肝义胆,宽宏大量,行刺时并不追赶等情,说至伤心之处;泣不成声。姑娘真是读书明理之人,并且要当着他的哥哥投江一死。我听到此处,我遂起了不忍之心。我想我要是一上船捉拿小儿林士佩;姑娘必定一死,故此我未忍上船拿他。正在此时,就见上流有一只彩莲红灯小船破浪而来。林士佩就劝解姑娘说道:‘妹妹,前面那只彩莲红灯小船,就是我拜弟韩秀前来迎接咱们来啦。’我听到这里,心中一想,既久闻韩秀之名,为何不借此机会,也会一会绿林的人物?乐得我就将此人情送与韩秀倒也不错。工夫不大,韩秀那只船可就来到那片漩涡之处啦,那韩秀跃入水中,遂凫到了林士佩的船头。我在船后一看韩秀,哪像上山为寇的寨主呢?那韩秀长得面如敷粉,五官清秀,俨然是一位文生公子。我一见之下,心中不由得起了爱敬之心。那时节我遂纵上船去,小儿林士佩见我上船,遂叫道:‘韩贤弟亮家伙,胜英追到了!’林姑娘也亮出家伙,小儿林士佩压着剑哪。此时韩秀见我上得船来,并不动手,韩秀遂对我控背躬身叫道:‘胜老明公,他兄妹已到此时,为何赶尽杀绝呢?’我此时遂对韩秀说道:‘并非我们镖行之人无故生非。’我就将南北英雄会,林士佩要点地雷暗害咱们镖行之事,与韩秀略略说了一遍。那韩秀虽然年轻,倒是一个聪明之辈,听我将话说完,遂对我控背躬身,替林士佩小儿认了许多的不是。语至此,我遂与韩秀告辞。”
胜爷说到这里,诸葛道爷口念无量佛:“胜三弟宽宏大量,但得容人且容人。”
胜爷又接着说道:“此山已经烧啦,咱们大家也不能进山啦。但是咱那惨死的镖头尸首,可曾运出来了吗?”
诸葛道爷答道:“那死去的镖头棺木,都在山环之内,火不能焚,万无一失。”
胜爷又问道:“咱们那几匹马呢?”
诸葛道爷答道:“那马现在山坡吃草呢。”
胜爷与道爷说着话的时候,忽听山崩地裂一声响,乃是那地雷爆炸的声音,众人听着不觉毛骨竦然。老道念了一声无量佛。李刚李四爷说道:“三哥,您听这地雷在平地上爆炸的声音,还如此之大,若是在地里埋着,还不知有多大的力量呢。林士佩小儿这样的狠毒,我们正应当烧毁他的山寨,三哥还叹息什么?要不是诸葛道爷,咱们大众比此山惨之万倍呢。”
胜爷说道:“凡事都是天数,四弟你但多行好事,自然默默中有十分报施。”
胜爷遂即叫道:“三太、香五,你二人就此将马备好,咱们大众这儿也没有什么事啦。咱们镖行之人,俱都一日一夜未得休息,赶奔回飞龙镇去,大众也好休息休息。”
三太、香五赶紧答应一声,工夫不大,将马匹备齐。
六匹马牵到六老跟前,六老者上了座骑,六匹马并行,众镖头在后面跟随,浩浩荡荡往飞龙镇而来。在路途上六老者并马而行,口中谈论南北英雄会之事,说到伤心之处,胜爷不觉潸然泪下。李四爷问道:“胜三哥,为何哭泣呢?我们此时将一座莲花峪毁为灰烬,寇盗四散,林士佩望影而逃,咱们大家得胜而归,方乐之不暇,何泣之有?”
聋哑仙师在旁念了一声无量佛:“李四爷有所不知,贫道可以猜着胜三弟的心肠。南北英雄会,大众由飞龙镇起程的时候,咱们镖行亲朋来的是八十四位,现在回去剩八十一位了。死去的赵谦、李勋、王玉成三位少年的镖头,俱都是上撇双亲,下抛妻子。胜三弟想起他们三人,所以泣耳。”
诸葛道爷语至此,遂叫道:“胜三弟,凡事皆有天定,三弟你也不要伤心悲泣。对于他们三位的家属,咱们大家回到镖局之内,自有相当的待遇,生者,死者,必都有安置,也就对得起他们了。三弟你空自悲泣,于事毫无裨益。”
弼昆长老与李四爷、邱三爷、丁绅董大家都说道:“道爷说得有理,胜三哥不必悲哀,只要厚待死者家属,也就是了。”
大家在路上,你一言,我一语,解劝着胜爷。此时已经日上三竿啦,胜爷被大家劝解,方才止住泪痕。抬头往前观看,只见有两匹马迎头撞来,那马上之人俱都便衣打扮,直向镖行这边加鞭策马而来。胜爷一看,心中一动:旷野荒郊,前面就是莲花峪,商人买卖决不由此路经过。胜爷想至此处,遂叫道:“诸葛道兄,你看这两匹马迎头而来,必有原故。”
诸葛道爷答道:“我也如此思想,三弟之言与我相合。”
说着话,那马已来至近切,那二人将马绷住,遂对镖行之人问道:“你们众位之中有十三省总镖头胜英胜老达官吗?”
胜爷见问,遂将座骑往旁边一兜,叫道:“黄三太前去答话,就说胜英在此。”
黄三太赶奔前去,二位已然下了座骑。三太向那二位控背躬身说道:“那位白胡须老者,就是我的老师。”
那二位答道:“你将那胜老者请过来吧,我们有公事在身,也不必客气。这一位是院衙的差官王千总老爷,在下我是江宁府守备,姓李名守仁,奉钦差大人堂谕而来。我们先到你们十三省总镖局去了一趟,镖行人说,你们大众奔镇江府而来,我们这是随后追来的。在飞龙镇上,我们打尖的时节,我们曾向招商店打探你们众位行踪,据说你们大家奔莲花峪而来,我们故此也奔这条道来了。”
此时胜爷听得明白,遂来至二位差官面前问道:“二位大老爷,有何公事呢?”
那二位差官答道:“现在有人在当今皇上面前,将胜老达官你告下来啦。”
守备李守仁叫道:“王老爷,您将公事拿出来吧,叫胜老达官看看。”
王千总遂将背后小黄包裹打开,里面有一个黄油纸包儿,又将纸包拆开,将公事双手递与胜爷。老英雄打开观看,乃是半行半草的字据,好似小学生的笔迹,上面写得是:“飞檐走壁逞刚强,天下第一某无双。鼠踏山峰如平地,盗宝之人在两江。”
在一旁有一行小字:“百拜明君圣主:如明此案,捉拿十三省总镖头便知分晓。”
胜爷看罢,吓得魂飞胆裂,面无人色,不亚如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断缆崩舟。那二位差官又说道:“胜老达官,不必惊慌。此案虽然重大,当今万岁知道盗宝之人与胜老达官为仇作对,即将此案派老达官您为原办啦。”
胜爷问道:“当今圣上失去何物呢?求二位差官大人指示明白。”
那二位差官答道:“圣上的多宝阁内失去九龙杯,九龙盏;皇宫内院正宫国母失去珍珠汗衫一件。此案发现之时,当今万岁遂下了一道谕旨,命钦差大人王羲办理此事。”
那位钦差大人乃是先斩后奏,代天巡守,声震儒林,满腹经纶,熟读五车,有生而知之之才。人都是学而知之,哪有生而知之的道理呢?诸公,说起这王羲的历史,内中还有一段迷信。那王羲生前本是一位教读的老先生,为人忠厚朴实,正直无私。由四十余岁时,教读为业,年至八十余岁,他老先生所教的学生中了举人、秀才、进士的很是不少。那一日老先生在书斋伏几而眠,天在午正的时候,却得了一梦,梦见已故去学生数人,在他跟前站立。他就问道:“你们有什么事,都在我面前站立?为何不语呢?”
那学生中有一人答道:“老师,咱们门外来了一位道者,一位僧人。他二人在门前站立,我们与他说话,他二人低头不语。”
他老先生一闻此言,遂说道:“待我出去看看。”
说毕,遂同着那几位故去的学生来在门外一看,果然是一位僧人与一位道人在门前站立。老先生遂问道:“当家人,你二位有什么事?请到书斋吃一杯茶吧。”
那僧道并不言语,抹头就走。老先生见那二人来得有些蹊跷,遂尾随而行,只见僧道二人走至江边,投江自尽了。老先生一见僧道投江,遂叫道:“徒弟们你们大家怎么见死不救呢?赶紧救人!”
那学生们并不行动,在老先生身后说道:“先生你也下去吧。”
说罢,用力一推,就将老先生推入江中去了。老先生落在江中,随波逐浪而去,只见那二位一僧一道,如身驾祥云一般,在前引路,老先生在后面跟随。正在水中随那僧道飘飘遥遥而行之际,忽听得波浪滔天,一声响亮,抬头不见那僧道向何方而去,心中突然一阵阵惊慌,伸出手来一看自己的手,却似小儿之手一般,自己遂说道:“我的手怎么这样的小了呢?”
方一说话,就有一位妇人在他头顶击了一掌,说道:“别说话。”
自己这才知道身已故去,乃是认母投胎,生在王氏门中。自从被那妇人打了一掌,自己可就不敢说话了,年至七岁的时候尚不能言,家人认为他是个哑子,无论怎么和他说话,他也不言语。以后他的姨母来到他的家中,遂将他唤至跟前,问道:“你怎么不会说话呀?”
他才说了一声:“我怕你打我。”
他的姨母这才恍然大悟,想起在他生下来的时候,他曾说道:“我的手怎么这样小呢?”
那时他的姨母在姐姐跟前,一听初生小儿说话,恐怕不祥,就打了他一掌。所以他姨母听他说怕打之话,这才明白他的来历,遂说道:“你说话,我不打你了。”
他从此这才说话。送入学堂读书,老师给他起的名字叫王羲。皆因他聪明睿智,上书房的时候,老师给他念一遍,他就背诵无遗,这就是他生而知之的来历。在他七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曾给他出了一个对儿,出对的时候,正在天降大雨,院外有钟楼一座,先生信口说道:“雨打金钟声声响。”
那王羲不加思索答道:“雪射铙钹点点清。”
可见王羲的聪明过人了。
闲言抛开,且说胜爷听那二位差官之话,蒙当今恩典奉命拿赃,心中这才稍微止住惊慌,遂对二位差官说道:“既然如此,您将我徒弟带去几名作为押账,在下胜英拿住盗宝之人,将人赃交与钦差王大人,然后再将我徒弟赎回。”
那二位差官说道:“钦差王大人奉旨之后,曾在江苏调查你的为人品格,地面上多说你为人正大光明,救困扶危,开设镖局子商贾人民颇有益处。钦差大人遂将你的为人奏明圣上,并且保举你为原办案之人。若不是钦差王大人这样清洁廉明,胜老达官,您这场官司吃得起吗?什么也不用,您就此赶紧拿贼,百日内如能将人赃俱获,百事皆无。我们二人还得赶紧回去销差。”
语毕,与胜爷道请字,搬鞍认镫,一抖嚼环,走下去了。胜爷看着二位差官走后,站立在道旁犹木偶一般,呆默默发怔,许多工夫,才缓过一口气来,遂叫黄三太:“你将那诗文与大家大声诵读一遍,让大家听听,是何人偷去圣上宝物与老夫作对?”
三太听毕,遂将诗文与大众朗诵一遍。黄三太念毕,大众俱都面面相觑,一语全无,弼昆长老发怔,聋哑仙师微微冷笑。胜爷遂问道:“大家可曾听得此诗?上三门,下五门,中七门,外六门,散二十四门,可曾有这路人没有?”
大众俱都无语,惟有聋哑仙师笑而不语。胜爷问道:“道兄为何发笑呢?道兄云海四游,募化八方,莫非知道此人?”
道爷答道:“此诗乃是冠顶诗。第一句‘飞檐走壁逞刚强’,读一字‘飞’。第二句‘天下第一某无双’,读一‘天’字;第三句‘鼠踏山峰如平地’,读一‘鼠’字;第四句,‘盗宝之人在两江’,读一‘盗’字。合而读之,乃是‘飞天鼠盗’。你们大众想想‘飞天鼠’是何如人呢?”
胜爷一听,心中甚为欢喜,对道兄说:“既有了人名,就不难办理了。但不知果是何人?如何是好呢?还请大家思想思想,’飞天鼠’是何如人也?”
杨香五听毕,对着胜爷说道:“老师,弟子知道此人。”
胜爷说道:“你既知道此人,你快快讲来。”
杨香五说道:“弟子今年春正月间与朋友在江苏酒楼上吃酒谈心,曾有一位朋友对我问道:‘现在出了小哥三个,号为三鼠,你可知道吗?’我说我不知道。我那朋友说道:‘这三鼠结为异姓兄弟,无所不为,狼狈为奸。头一位姓秦名尤,外号飞天鼠;第二位姓柳双名玉春,人称入地鼠;第三位盗粮鼠姓崔名通,三人结为八拜之交。弟子我想这飞天鼠,必是秦尤无疑。并听说飞天鼠秦尤与莲花湖四十寨总辖寨主也是八拜之交。那秦尤盗去国宝,必投莲花湖韩秀那里隐藏。”
聋哑仙师念了一声无量佛:“香五言之有理。那诗上末句写的是‘盗宝之人在两江’.”胜爷闻听,气愤交加,对着邱三爷冷笑,叫道:“三弟,你听见没有?想当初明清八义,被你一席话说得我与秦八弟动了手,秦八爷被我镖打而死,太仓州明清八义由此遂星散了。现在秦八爷的后人秦尤,子报父仇,将当今圣上的国宝盗去,题诗与为兄我为仇作对。高双青又是你的义子,你将平生的本领,全都传授与他,他却与老夫拚命争持,二郎山、莲花峪杀人流血,现在又出了这样逆事。三弟呀三弟,你看这样的滔天大祸,皆由你一人所起。秦尤孺子,他要子报父仇,可以直接找我。他不直接找我,盗去国宝,这小冤家岂不是倒行逆施吗?慢说是害不了我,就是将我害了,当今万岁岂能饶得了小冤家呢?这幸是遇着廉明的王大人,如其不然,老夫年近七旬,难免身入囹圄,受那铁窗风雨之苦。你们大家俱都在场,千万记住老夫之语,老夫乃年迈之人,行将就木了,决不给大家坏道儿走的,千万凡事都要退一步想,但得容人且容人,自然默默中托福无量。”
聋哑仙师在一旁说道:“事已至此,三弟你也不要埋怨邱三弟了。邱三弟为人,对于兄长毫无错处。也是他不识人之故,才出这等下贱子弟。高双青已死,秦八爷之事,乃是已往之事,既往不咎,三弟你要再说这些话,岂不是叫邱三弟难过吗?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没听那差官说吗?限百日之内拿住盗宝之人吗?空发牢骚无益于事。既然知道盗宝之人的来历,还是速为打算进行捉拿贼人之策。”
邱三爷连连唉声叹气,叫道:“三哥不必为难,事虽因小弟而起,小弟赴汤蹈火,绝不辞其劳苦。小弟与兄长情同骨肉,无论如何,小弟无有败坏上三门门风之事,小弟居心无愧而已。”
胜爷对邱三爷说道:“为兄并非埋怨我弟,为兄不过教导他们小弟兄作事不许刚愎,不要无事生非,善保其身。”
红莲罗汉弼昆长老在旁说道:“还是道兄说的有理,胜三哥还是进行捉拿盗宝的贼人。”
胜爷说道:“如此既知秦尤落在莲花湖之内,咱们大家就此奔莲花湖而去,捉拿盗宝之人。”
大众闻听,俱各脱长大衣裳,亮出兵刃,就要杀奔莲花湖去。诸葛道爷念了一声无量佛:“胜三弟且慢。想那莲花湖寨主韩秀虽然为寇,乃是读书明理之人,秦尤虽与他八拜结交,那国宝非同别物,秦尤如果投去,那韩秀未必收留。如果我们到在那里,那韩秀并未收留秦尤,或者秦尤未投那里,无故的我们又得罪绿林道一群朋友吗?倘或到了那里再僵起火来,出了什么是非,岂不又是一场血战?那时候还不知再出多少条人命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且那是香五在酒楼上听的闲话,万一不实,就算不出别的事,也是徒劳往返。”
胜爷闻听,说道:“多亏道兄之言提醒了小弟,如其不然,又弄出一场是非。依道兄之见,应当如何办理呢?”
诸葛道爷说道:“依小兄愚见,我们大家就此仍回飞龙镇去,在飞龙镇休息一天两天,我们再回归镖局。您仍然与三太、香五、茂龙、贾明等前去窃探莲花湖。如秦尤果然在那里隐藏,三弟你下名帖拜望韩秀寨主,晓之以大义,说之以厉害,那韩秀乃读书明理之人,决不会护庇大逆之贼。他如能将秦尤献出,交还国宝,一场风波化为乌有,转祸为福,岂不美哉?”
金头虎贾明在旁喊叫鼓掌道:“三大伯,还是我先进去打小贼,将大贼引出来,三大伯您就跟他要宝贝要人,他要是不给,咱再跟他们热闹杀一场。”
胜爷瞪了傻小子一眼,说道:“贾明不要乱道。遇事你不知好歹,在莲花峪,你打伤喽卒,引起南北英雄会,我还不曾责罚你呢。此次探莲花湖,不要你去。若将你带去,必然又得惹祸。凡事你不听嘱咐,可恶之极。”
金头虎一听胜爷不叫自己去,遂央求道:“三大伯,这回您叫我去,您说话我记着,我绝不打人。”
胜爷说道:“你不许口是心非。”
金头虎连连点头。胜爷又对诸葛道爷说道:“既然如此,道兄与大家就此回飞龙镇。我们爷儿几个仍是探二郎山的原人,一齐去探莲花湖。”
诸葛道爷与弼昆长老、丁桂芳、邱三爷、李四爷等,与胜爷各道请字。
胜爷又与大众控背躬身,说了一些客气言语,诸葛道爷与大家回飞龙镇去了。胜爷与三太、香五、茂龙、贾明、李煜等十数人直奔莲花湖而去。且说众人分头走去,胜爷与三太等十余人由旱路奔莲花湖。
走出二十余里之遥,爷儿几个喝茶打尖,休息一夜。第二日太阳平西时候,爷几个来到莲花湖东岸。东岸出入就是一道桥,外桥口倒栽春阳金线柳,柳荫下有几条板凳,俱是细黑漆的,数十个老喽卒在那里把守。如有人上桥,老喽卒必伺找谁,无论找哪位寨主,必须报与总辖寨主韩秀。韩秀再问过了,来的人是否品行端正?如是有不正行为者,立即打发走了,就不叫进寨。里边桥口有三十六名长箭手、削刀手把守。胜老者叫三太等蔽于松林之内,胜爷在桥口外绕了两个弯。列位,莲花湖的规矩,不上桥没人管。在桥口外作买作卖随随便便,那喽卒们公买公卖,有时要是因为买东西口角,作小卖买的倒敢喊嚷;喽卒却不敢大声言语。胜爷在桥口外绕了几个弯,遂来到松林里面,与黄三太、杨香五等顺着河坡又往南走下去了。胜爷站在河沿岸上,三太等十余人站在胜爷背后,观看莲花湖的水面,波浪滔滔,水围莲花湖,山连水;水连天,山水天恰似相连。
山上悬旗吊斗,山下绿水潺潺,真乃山青水秀。山连山,山山不断;岭套岭,岭岭相连。黑森森,翠叠叠,怪壁悬岩,好一座山寨。胜爷留神观看,桥上过往之人俱都是本山之人,外人要是进去,也非得从桥口经过不可。要是一由桥口经过,必得受喽卒们盘诘。胜爷站在桥外,呆呆发怔,不知所措。皆因为欲要进山,非由此桥经过不可,若是不从此桥经过,就得由水路过去。那桥下之水,乃是漩涡,鹅毛沉底,胜爷半路学的水性,要不是鹅毛沉底的漩涡,胜爷还可以凫十里八里的,惟独这漩涡之水,慢说是没凫过,就是看见过的人都很少的。胜爷一看水流漩环,不得已又往南走出有半里之遥。胜三爷遂叫道:“三太,你家住浙江绍兴府结义村望江岗上,生在水地,想必能凫水吧?”
黄三太见问,控背躬身答道:“老师,弟子自幼虽生在水地,对于水性却是没练过。弟子幼时洗澡,都在家中澡房内,有时与同学偷着去洗澡去,弟子不过在大江边上会凫狗刨而已。此水乃是漩涡环转,鹅毛沉底,弟子实不能凫此水。”
胜爷又问香五道:“你的水性如何?”
香五向前笑答道:“老师,我还不如我三哥呢,我连狗刨儿都不会。”
胜爷又叫道:“欧阳德,你是江南人,你的水性能成罢?”
欧阳德答道:“我更不成,我是坛子凫,下去就满。”
胜爷一听众人俱都不能凫水,胜爷一抬头,看见傻小子还在旁边呢,遂叫道:“贾明,你的水性如何?”
金头虎贾明见问,遂叫道:“胜三大伯,艺不压身。小侄住在贾柳村黑驴寨,我们村南就是大江。自幼最好凫水洗澡,有时候洗至黑天时不家去,我母亲雇几只船用网去拉我去。不是跟三大伯您吹,二十里不见底的水,无论多深,小侄都能凫得过去,要说瞎话是匹夫。”
胜爷说道:“贾明,你何必起誓呢?会水就会水,谁教你起誓呢?”
胜爷遂指着那漩涡之水说道:“贾明,你凫一回这片水,看能凫不能凫?”
傻小子闻听,遂来到江边,蹲在江沿上面向水里一看,贾明可就跑上来啦。来到胜爷跟前,叫道:“胜三大伯,别的水我都能凫,这个水我可不能凫。这水的水流是倒着流,直转圆圈,这水我可凫不了。这不是中国水,这是外国水,这是坏水。”
胜爷闻听,遂打了一个唉声,心中暗想:我既来探莲花湖,无论如何,我总得到里面看看去呀。我若来到莲花湖,我不到里面去看看,我回去怎么见大家呢?再说就是能见镖行的朋友,那圣上的三宝与秦尤落在何处,我若是不知道,我是怎么交代呢?就凭我胜英,进不去莲花湖?胜爷心中一面思索,慢慢的在江边行走。胜爷走至江边,找了一块石头站稳,胜爷将鸭尾巾往上一托,由头顶上揪下一根头发,胜爷用两指捏着那根头发,方向水中一投,就看那根头发打着漩儿,沉下去了。胜爷一看此水如此厉害,头发扔下去立刻沉底,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胜爷退回岸上,不住的唉声叹气。
正在此时,就见有一个十三四岁的童子由南而来。那童子通身上下就穿着一个裤衩儿,光着背膀,光着脚,柳树枝儿系着裤子。那童子走至离着胜爷不远,只见他将腰间柳枝儿向上一提,就将裤衩儿脱下来啦,向身后那棵柳树上一挂。胜爷此时以为那小孩子必是要下江洗澡,心中暗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大人不知道严防,叫小孩子上这里来洗澡。要是下去,必定死在水里,连个影儿都看不见。”
胜爷正在思索,只见那小童已经来到水边啦。胜爷方说:“小孩别……”
那“洗澡”二字尚未出口,那小孩将身向水面一伏,双手劈水,踪影不见了。
胜爷见那小孩落下水去,遂叫道:“黄三太、杨香五,你们看这是谁家的孩子?家教不严。此子下去,立刻不见了。”
三太、香五在旁不住的叹息。傻小子在旁说道:“胜三大伯,我们几个人是小孩子,没有什么经验,您比我们圣明多啦;您看要是失足落水,或者淹死里头,那水面上必见水泡,因为他到在水内必得喝水,水上面必得冒泡。您看人家那小孩跳下水去的时候,用手一劈水,一条线似的沉入水去,水上面只见一个圈儿,随着漩涡而散。他怎么是不知道此水厉害洗澡呢?”
胜爷一听金头虎说得有理,不觉笑道:“真是的,我这大年纪,还不如傻小子呢。”
贾明与胜爷正在说着话的工夫,那小童此时可就由水里钻出来了。那小童钻出来,仍由原路奔回岸上,只见那小童腰间围绕着五尾金色鲤鱼,全是一斤来重,那鲤鱼是一般大,金眼睛努着,犹如用手挑的一样。那小童到了岸,将鲤鱼由腰间解下,来到柳树前将五尾鲤鱼挂在树枝之上,复又翻身来到江边,用手撩水洗掉身上的鱼鳞。将身上的鱼鳞洗净,遂登在江边石头上,两手抱住两肩,凉风吹着,那种意思为是用风吹干了身上水,好穿上裤子。胜爷看了多时,只见那小童浑身肉皮黑紫色,两个黄眼珠儿向外努着。胜爷一看此童如此水量,不觉心中暗暗羡美,心中说道:“我何不问问此子家住哪里?姓什名谁?”
胜爷的意思,乃爱才之心,谁知胜爷上前一问,正是老友高氏后人。且说胜爷想罢,遂上前紧行几步,躬身抱拳问道:“阁下贵姓大名?”
那小童正在石头上蹲着,见胜爷过来,如此的恭恭敬敬,问他家乡姓氏,那童子将黄眼珠一翻,看了胜爷一眼,遂佯作不睬地答道:“我住在莲花湖东南浑河套内高家村,我姓高名恒。”
语毕,也不看胜爷,也不问胜爷,仍在石头上蹲着。胜爷一听那小童说是高家村的人氏,姓高名恒,胜爷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位朋友,想当初曾在一锅吃饭,保镖为业,多年不见的老友,正是高家村的人氏。胜爷心中暗祷道:“倘若此子果是高竹坡之后人,这岂不是天助我一膀之力?”
胜爷想至此处,遂问道:“壮士,我打探您一位朋友,此人也是浑河套高家村的人氏,不知道您晓得吗?”
那小童未等胜爷说完,遂答道:“高家村四十余户,俱都姓高,但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一位?”
胜爷说道:“我这位朋友,至今已经多年未见啦。想当初曾与我在一处作过事,后来他回归故里了,遂不通音信。提起此人,赫赫有名,此人姓高名竹坡,人称双刀将者是也。但不知壮士知晓吗?”
高恒一听,把黄眼珠一翻,看了胜爷一眼,答道:“那怎会不知道呢?那本是我的家严。”
胜爷闻听,心中一喜,遂说道:“真是长江后浪催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贤侄有这样的绝技,诚不愧高氏之子。”
胜爷心中十分喜悦,遂叫道:“原来正是贤侄。”
小童闻听,将黄眼珠儿一瞪,叫道:“且慢,您这大的年岁,胡子都白啦,叫我是贤侄,可算不了什么。但是我家严没有给我和您介绍过,您贵姓高名呢?”
胜爷见问,不觉面红过耳,笑说道:“老夫唐突了,壮士莫怪。愚下原籍宜化府黄羊山胜家寨的人氏,顺治三年移居直隶莫州,现下在南京千佛山真武顶下设立松棚英雄会,开办十三省总镖局,愚下姓胜名英字子川,号为神镖将是也。”
小童听毕,在江沿上站起身躯,说道:“胜老伯父,小侄语言不周,求您不要见怪。我之天伦每每对我提念你老人家,想不到在此江沿跟老伯遇见啦。”
语毕,裸体对胜爷行礼。
胜爷赶紧用手相扶,叫道:“贤侄少礼,蒙贤侄不弃,老夫幸甚幸甚。”
胜爷遂回头指着三太、香五等说道:“贤侄我给你见见几个朋友。”
高恒闻听说道:“胜老伯父,你老人家等我穿上裤子,再给我引见朋友吧。”
胜爷此时可就笑了。高恒伸手将裤子由树枝上摘下穿好,这才过来与众小弟兄们相见。胜爷指着黄三太道:“这是你黄三哥。”
又指着高恒道:“这本是浑河套高家村高竹坡之子,你的高恒贤弟。”
黄三太与高恒彼此见过了礼,遂又指杨香五道:“这是明清八义杨六爷杨义臣之子,这是双刀将高竹坡之子。你们弟兄要多亲多近。”
胜爷与高恒陆续见毕,遂到了傻小子这几啦。胜爷说道:“这是贾柳村黑驴寨明清八义贾七爷之子贾明。”
又指高恒说道:“这是双刀将高竹坡之子。”
高恒叫道:“兄长,小弟有礼。”
贾明说道:“得啦,不用磕头啦,小子。”
胜爷说道:“贾明不要胡说,你们乃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世交。”
高恒心中不悦,翻了傻小子一眼,遂对胜爷说道:“众弟兄与老伯来到莲花湖有什么事情呢?”
胜爷举目一看,四下并无外人,遂对高恒说道:“贤侄你知晓我与你天伦八拜结交吗?”
高恒说道:“我天伦时常对我言讲,每提念你老人家,必称您为老恩兄,跟你老人家乃是生死之交,换命的弟兄。”
胜爷说道:“贤侄你既知我与你天伦是至友,老夫之事,就不能与你隐瞒了。现有大胆飞贼,在北京皇城宫内院盗去皇家三宝:九龙杯、九龙盏、珍珠汗衫。并在多宝阁题诗,留于皇帝御前,诬告老夫。圣上旨下派钦差王羲办理此案,钦差大人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派老夫帮办拿贼,找回三宝,拿住盗宝之贼,将功赎罪。老夫耳闻盗宝之人落在莲花湖,未见的确,我同你哥哥三太等,要暗探莲花湖卧底。奈此水鹅毛沉底,我等不能深入其寨。正在进退两难之间,巧遇贤侄在此摸鱼。你知我跟你天伦是至好之交,你能受点累,将我们背过漩涡水去?”
高恒说道:“我天伦时常与旁人言说,发财致富,成名露脸,都从老大伯您身上所起。小侄男由?a href='/panchang.html' target='_blank'>潘昶鹪诖嗣悖ê乃叶济槔病S珊悠峦魅嗾稍叮闶堑咎锏兀辽狡赂浇畈还怀哂杏唷R眯≈赌邪锬憷先思姨搅ê彝蛩啦淮牵≈恫幌臃场?rdquo;
此时天已到掌灯之时,老少英雄遂都换上水衣水靠,高恒先背胜爷,胜爷面带惭愧。小孩背人的时候,仍然将裤子脱去。
胜爷在河坡下一伏腰爬在小孩背后,小孩顺身下水,两只手一托胜爷磕膝盖,胜爷两手一拢小孩二肩头,一道水线,只见高恒两条腿一并,两条腿三攀两蹬,破浪踏漩涡,眼看着出去十数丈远。金头虎说道:“黄三哥、杨香五,你看这小子两条腿一并,身子一晃,像大鱼尾巴不像?高恒准是鱼精的儿子,粘鱼姥姥是高恒的舅妈。高恒这小子就怕纪小堂。”
三太说道:“贾贤弟,你这是怎么回事?是自己弟兄啊。”
傻小子说道:“我跟他不是弟兄,他是水怪鱼精的儿子。”
说话之间,高恒早把胜爷背到了稻田地去,那稻田地水深一尺来往,胜爷自己可就能趟那水啦。高恒放下胜爷,又凫水回来,上了东岸,又将三太背起,三十余丈远,工夫不大已经凫到。又返身来背杨香五,一位一位都背到稻田地水内,最后才背金头虎贾明。金头虎往高恒背后一趴,高恒说道:“你怎么这么重啊?”
金头虎说道:“千金小姐吗,怎么会不重呢?”
高恒一回头,看傻小子肚大腰粗,鼻涕哈啦子滴了高恒一脖子。高恒遂破风踏浪,三十余丈到稻田地,背出有十余丈去,高恒在水内一打漩,金头虎说道:“你这是怎么啦?”
高恒说道:“胜老伯父给介绍,我称谓你贾大哥,你说:‘小子,不用磕头啦。’连礼都不还;你说我是水怪的儿子有七次。你喝水不喝水呀?”
贾明说道:“高恒,咱是父往子交。你爸爸跟我爸爸有交情,咱是自己弟兄。”
高恒说道:“我没听说过。你喝点水吧。”
贾明说:“得啦,我不会说话,我是浑人。”
高恒说道:“你浑为什么不骂你自己呢?”
高恒又说道:“傻小子你洗澡不洗呀?”
金头虎说道:“我搂住你的脖子。”
高恒说道:“你搂住我脖子,我缩下去。”
金头虎说道:“你要缩下去,我就干啦。你要什么面子?你就说吧。”
高恒说道:“你脆脆的叫三声高大叔,我就将你背到稻田地去。”
贾明说道:“别呀,高贤弟,那黄三太、杨香五都和我玩笑,我一叫你高大叔,以后他们均该笑我啦。”
高恒说道:“不叫,我就叫你洗澡、喝水。”
金头虎说道:“我慢慢叫吧。”
高恒说道:“不成,非得大声音不可,总得叫胜老伯和大众都听见。”
金头虎喊叫:“胜三大伯,小孩要在水内耍我!”
胜爷心中思索:我叫他贤侄,他还挑眼呢,你骂他他焉能饶你呢?遂叫道:“高贤侄,把他恕过了吧!水火无情。”
金头虎又喊道:“黄三哥给讲讲情吧!高恒要耍我呢。”
三太说道:“高贤弟,将他背过来吧,看在我们爷们面上。”
金头虎在高恒背后说道:“得啦,兄弟,老的少的面子,还不背过去吗?”
高恒遂用双手一分水,将金头虎背至稻田地。
高恒一晃身,贾明就站在尺深的水内,遂又说道:“高恒小子,你是我的高大叔哇?我是你的爷爷。小子,咱俩滚滚吧。”
高恒用手一指东岸道:“你还得回去呢,你出得去吗?”
金头虎当时这就忙给高恒作揖道:“兄弟我错啦,我忘了还得回去啦。”
胜爷说道:“高贤侄,会凫此水,就是你一人吗?”
高恒答道:“胜老伯父,我知道的就有三个人。第一位,台湾省国王张奇善。那台湾省有黑水潭,有白水潭,有漩涡之水。张奇善有金背劈水电光宝刀,他会凫漩涡之水。第二位就是莲花湖四十寨总辖寨主万丈翻波浪韩秀。第三位就是小侄男我了。除去我们三人之外,再不知有谁会凫此水。江洋大盗善于游泳者,腰间拴上绳子,人入水中,都上不来,必得要用绳子提上来。胜老伯父,由此往西三里之遥,俱都是稻田地,直达山根,并无险阻。小侄男我将您送进去如何?”
胜爷说道:“这倒不必。皆因贤侄你出来工夫很大啦,恐怕你的天伦挂念。我们爷儿几个只可慢慢进去,但是今晚四更天,贤侄你可千万来接我们,秦尤与国宝无论在此山中否,我们四更天一定要出莲花湖。你到那时候千万可前来,将我们接出去。你如果要是不来接我们,我们就如同失了手足一般。贤侄这台戏,全仗着你唱呢,千万你可别不来呀,到了时候别叫我们大家失望。”
高恒答道:“胜老伯父,你老人家不愿意叫我跟着进山,我也明白,您恐怕我出什么差错。”
胜爷闻听,捋髯笑道:“好一个聪明智慧的贤侄,真木愧竹坡的后人。如此你就回家吧,以免你的父母挂念,到时候必来接我们。”
胜爷又说道:“贤侄千万别忘了。”
高恒说道:“胜老伯父,说一句不幸之话,到了那时候,我家中就是出了塌天之祸,火烧着房子,我也不能误您的事,我也得来接你老人家来。因是我父与您是换命的朋友,您用得着小侄男,小侄男就是死了,都不怕的。咱爷们还是在这地方见面,不见不散。”
高恒说毕,对着大家施礼:“小侄男就此回家去了。”
胜爷说道:“你见了你的天伦,就提神镖将胜英问候。你天伦要问你我来此的原因,你告诉你天伦一遍,到四更时分,你天伦好放你出来接我们。并告诉你天伦,千万别上莲花湖来。皆因为你们祖籍于此,食毛践土,倘事一露,恐其与韩寨主结下仇恨,诸多不便。千万千万。”
高恒连连点头,复与胜爷抱拳,翻身跳下水去。金头虎喊叫:“高恒准是水怪的儿子,粘鱼姥姥的外孙子,就是怕纪小堂。”
三太说道:“你叫他听见,你又得矮下一辈去。”
金头虎说道:“那可没准,平了莲花湖,打桥上过去,又用不了鱼怪的儿子啦。”
三十余丈远之河,高恒一个猛子,已经到了东岸啦,对着胜爷大家点了点头,伸手摘下五尾金色鲤鱼,连蹦带跑的回家去了,暂且不提。
列位,金头虎说高恒是鱼精的儿子,还真叫傻小子给猜着啦。那么高恒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为何这么大水性呢?有人急待要问,那高恒的水性乃是生而知之,并不是练来的水性吗?
且听下文慢慢表来。那高竹坡曩者曾与胜爷在真武顶山上开设镖局,高竹坡为人精明强干,武技超群。胜爷向来爱才,见了艺业精强、品行端正的人,必要亲近,分财多与,在所不惜。
高竹坡的为人更是廉爽自爱,东伙在一处情投意洽,遂结了金兰之好。那镖行人的规矩,都是三年一回家,胜爷因为高竹坡年轻,并且膝下后嗣犹虚,却叫他一年一回家。不但一年一回家,而且分金多与,胜爷对老兄弟更有钱财上一份厚道,是以高竹坡与胜爷相聚数载之久,居然成为富室了。且说这一年高竹坡又到了回家之期,那年镖行的生意还是特别兴隆。算了大账,胜爷又另外赠了些个盘费。高竹坡回到家中,到了大奶奶何氏房中,夫妻二人谈起外方的闲话儿来啦。何氏大奶奶问道:“你们镖行的生意,今年怎样呢?”
高竹坡答道:“今年的生意盛于往年,胜三哥对待咱们十分厚道,轻财仗义,算大账应得之外,又多给了咱们二百两银子。今年非常之好。”
何氏大奶奶又问道:“这镖行中的买卖用本钱不用呢?”
高竹坡答道:“这宗买卖用什么本钱呢?骨头肉就是本钱。给人家商人保上金银货物,平平安安到了所在地就算没有事。要是遇上不幸的事,抄家伙就是肉博血战,胜者存,败者亡,有什么本钱呢?”
何氏大奶奶又问道:“你自保镖以来,遇上什么事儿没有?”
高竹坡说道:“怎么今天我方一进门,你就这样牢骚?镖行就忌讳这个,你怎么偏要问起这个来呢?你叫我喘息喘息,吃几杯茶好不好呢?”
大奶奶说道:“并不是我牢骚,干这宗买卖要是遇上事,出了人命,不就损阴德吗?我问问,你也平安,人家也平安,并没有什么伤害人家,不是全都好吗?”
高竹坡遂说道:“提别了吧,镖行中事平安。”
大奶奶看着丈夫嫌自己讨厌,遂说道:“你不爱听这个,现在有一件事,恐怕更不爱听呢。倘若你不爱听,我也不能隐瞒,皆因为你脾气不好,等你自己看出来,出了什么事,那时说就晚啦。”
高竹坡闻听,将双睛一瞪说道:“你怎这么麻烦?吞吞吐吐,就好似有什么不可对人说的事情一般。咱们家中只有你我与贤妹赛花三口儿,贤妹与你向来性情相投,也没有什么说的。再者其余就是丫环仆妇,我不在家,你是作主人的,叫他们怎么着就怎么着,还有什么难办的吗?你别半吞半吐的,真是叫我发糊涂。有什么你就直接着说吧。”
大奶奶闻听说道:“说了你可不许暴躁,你可总得要慎重,这宗事情,我都莫明其妙。”
高竹坡听到这里,急得抓耳挠腮,遂叫道:“大奶奶你快快说吧,天塌了有地接着,我决不着急的。快说吧,快说吧,别叫人糊涂啦。我方一进门累得腰腿还疼呢,别叫我得慢症啦。”
何氏大奶奶这才对丈夫说道:“现在贤妹赛花可有了半年的身孕啦。我要是不告诉你,一会儿贤妹过来,你必然看得出来,等到你看出来,你不是反倒得了慢症了?”
高竹坡闻听此言,不由得一怔,说道:“贤妻,岂有此理,咱们家中向来不许闲杂人等串门人房,三姑六婆,巫医星相,向来我们不招致的。家中我不在家,只有你与贤妹相依,老家人偌大年岁,自咱父母在日,就在咱家做工,老诚朴实,我是尽知。父母去世时曾嘱咐你我,好好照看贤妹,贤妹知三从晓四德,自幼性情高洁,虽然婆子丫环,向无嬉戏情事,焉能有此怪事?你是作嫂嫂的,须看在父母面上,不要这样胡言乱道。我高竹坡也没作下伤天害理之事,岂有此理?”
何氏大奶奶说道:“贤妹虽然有了身孕,在这三四个月之中,我也曾留心访查。因为你不在家,我是作嫂嫂的,要是出了丧廉耻之事,我这作嫂嫂的也难辞其咎,并且也对不住你在外霜风劳苦,慢说是对不住你,就是死去的公婆,我也对不起呀。皆因为这宗事情奇怪极啦,贤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再四留心观察,贤妹毫无不规矩之事,就是我也纳闷。先前我认为是病,现在一日比一日肚子见大,脸上毫无病容,所以知道必是身孕,不然我也不敢贸然告诉于你。一会见贤妹赛花过来,你一看便知道啦,已经显出来啦。可有一宗,贤妹乃是刚烈的女子,你可不许着急,就是我这作嫂嫂的还没敢问他呢。”
高竹坡闻听,唉声叹气。夫妇正说着话,赛花姑娘同着丫环,可就由后院过来看哥哥来了。赛花方一进门,高竹坡留神一看,何尝不是呢?腹形如釜,乳已涨大。姑娘来到房中,对着哥哥道了一个万福,在一旁可就坐下了。高竹坡方待要问,一看丫环仆妇在侧,家丑怎能同着外人谈论?高竹坡遂将丫环仆妇打发出去,遂向赛花姑娘说道:“贤妹今年多大了?”
赛花说道:“哥哥怎么连小妹岁数都不知道了?小妹今年十九岁了。”
高竹坡又道:“我不在家中,家中之事,全都是你嫂嫂与贤妹分心,咱们家可曾有外人来往吗?”
赛花姑娘见问,不由得面红过耳,遂答道:“哥哥,小妹我明白了。哥哥不在家中,慢说是外人不能来到咱家,就是亲朋向来也没有进内院的,哥哥必然看见小妹的形迹啦。”
姑娘话未说完,眼泪儿可就掉下来啦,叫道:“哥哥,此事一言难尽了。”
高竹坡说道:“有什么事,妹妹只管说来,为兄绝不为难贤妹。父母去世,只有你我这一点骨血,媳妇是外姓人,墙上泥皮揭一层又一层,你嫂嫂有什么事你也只管说来。”
赛花答道:“兄长错会意了,我嫂嫂待小妹向来如同骨肉一般看待,知疼知爱,问暖问寒,一点错处也没有。提起此事,今日实在不能瞒着兄嫂了。先前小妹曾用布条将肚腹扎束着,后来一日大似一日,小妹也就不用布条扎束了。这也是小妹红颜薄命,造下前世之孽,今生受此不白不明之报。小妹本打算自尽一死,惟恐死而不明,遗臭名于泉下,所以忍辱以观水落石出。又恐嫂嫂害怕,故不肯早日告诉嫂嫂,专待哥哥归来。提起这宗秽事,真是令人难过,人生一世,遭此不幸,世上只小妹一人而已。”
说着话,呜咽之声,令人酸鼻。高竹坡一看如此光景,不但不嗔怪,反倒百般安慰道:“贤妹不必伤心,自有哥哥作主。”
姑娘说道:“起居饮食,当然用丫环婆子伺候,惟独闺中秽物,难道还用人家伺候吗?小妹自十七岁那年始见天癸,每逢洗那秽物,都是小妹自己去做。咱们后花园中那个多年的老井,那井水非常清洁,小妹每洗秽布,自己辄用轳辘打水。有一天小妹又去洗涤秽物,将水打上来之后,就觉得头目昏沉,眼前一阵发黑,栽倒尘埃,霎时不省人事。迷离中觉得有一个五六尺长、一抱粗的一个黑物,近了小妹之身。少许工夫,就听得耳际风声响亮,那物已经不见了。小妹的精神可就恢复原状了,小妹无精打采,回到房中。及至夜晚三更多天,又听得一阵狂风,门窗户壁不动,那物到在屋里,即与小妹同榻而眠。”
高竹坡听至此,双眉倒竖,虎目圆睁,说道:“怪物乱神之事,向来我所不信,气有此理,贤妹您自己做的事自己要明白。”
高竹坡语至此,未等姑娘开言,何氏大奶奶在一旁说道:“夫君不要着急,贤妹人格品行,我所素知,决无妄语蒙混夫君。方才我曾说过,不叫你着急。你看看,未等贤妹将话说完,你便什么不信异类,攻乎异端的来啦。贤妹乃是刚烈女子,你不可用言语挤兑;你若用言语挤兑贤妹,贤妹倘若有了差错,那时节你对得起谁呀?”
高竹坡答道:“你先别派我的不是,我没有和妹妹暴躁,不过我是与那妖怪生气。像这宗事情,我只听说过,并未经过,怎么单单就临到我的头上来了?”
何大奶奶说道:“那可没有法子。你虽然听说过,没看见过,大概既听说过,就不是虚的了,必然是有的了。”
高竹坡又对赛花姑娘问道:“贤妹,此物是夜夜来至贤妹房里,还是隔日不定呢?”
姑娘答道:“此物无夜不至,三更之后,就听由后花园一阵怪风,小妹身旁就有此物了。”
高竹坡点了点头道:“贤妹不要伤心,愚兄自有法儿治他,请贤妹休息休息去吧。”
姑娘遂站起身躯,这才与兄嫂告辞,回归自己绣房去了。姑娘走后,高竹坡遂对何氏说道:“攻乎异端,信乎异类,这些事情每逢我一听说,我就生气。人为万物之灵,妖怪岂能惑人?这不是祸从天上降吗?此事将来要是传说出去,叫我怎样见人哪?真是祖上无德,出这宗叫人一生罕见的怪事。方才我看贤妹说话那宗形色,诚于中,形于外,毫没有一点亏心的样儿,想必是真的了。”
何氏说道:“贤妹自幼不会说诳语的,决没有胡诌之事。贤妹既然是说那妖怪天天三更之后必到房中,你为何不暗中窥探窥探,自然就明白了啊。”
高竹坡说道:“那是自然,方才我问贤妹的时候,我就为的是夜间窥探。我倒要开开眼呢。”
夫妻二人又说了些家常话儿。
等到夜间天还不到一更的时候,高竹坡便背插双刀来到姑娘房坡之上。趴伏多时,天色将近三更,忽然间就听得由后花园内一阵怪风,卷沙飞石,直奔姑娘寝房而来,并未看见有什么东西进了姑娘屋内。高竹坡定一定神儿,由房上蹿至院中,蹑足潜踪,走至姑娘窗外,先向屋中窃听,并无动静。然后用舌尖将窗纸慢慢湿破铜钱大的一个窟窿,向屋中窥视。高竹坡不看则可,这一看不要紧,只吓得英雄倒吸了一口凉气,头发根根竖起,脊背中冒了一阵凉风,往后倒退了数步。高竹坡心中虽然是害怕,因为有武术在身,还助着一点胆儿,若是平常人,这一看就许给吓坏了。高竹坡乃是武艺绝伦之人,并且向来为人中正无私,所以害怕之中,还有一种正气。就应了那句俗语啦,邪不侵正。高竹坡不觉又将胆儿壮起来啦。英雄一怒,钢牙咬错,心中暗道:“光天化日之下,何能容此妖物惑人?”
思索至此,遂套挽手,压双刀,就要蹋窗户进屋结果妖物。方至窗前,自己又一思索:人怎能与妖怪动手呢?那妖怪来时狂风大作,倘然我到屋中;那妖怪就是不与我怎么样,他要是逃走时一阵风,就可将我刮糊涂了。再者,胜三哥常常谈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任意而为。英雄思索至此,转身形垂头丧气,仍然回归前院去了。来到了大奶奶房中,唉声叹气,坐在椅子之上,低头不语。何氏自从丈夫去后,就在屋中胡思乱想,又怕丈夫与妖怪打起来,被妖怪伤了;又怕姑娘说的是诳语,没有那么一回事,何氏也担着处分。何氏正在屋中心跳不安之际,天已经到了三更时分啦。三更过去,工夫不大,心中说道:“妖怪一定是来啦,不然大爷也就回来啦。”
思索至此,恰巧高竹坡来到屋中。何氏一看丈夫如此模样,遂上前伺道:“你看见妖怪没有呢?”
高竹坡说道:“看见啦。你也去看看吧,此物足有五六尺长,一抱粗,浑身上下是黑色。”
高大奶奶答道:“我听着还害怕呢,我可不敢看去。你还不安歇吗?既然如此,想个法儿除却他,你何必着急生气呢?着急生气无济于事啊!”
高竹坡听何氏劝得有理,这才撤下双刀,脱去长大衣服,夫妻二人这才安眠,一夜晚景过去。第二日清晨,夫妻二人早早起得身来,遂商议捉拿妖怪之法。高竹坡正与何氏说话之际,那赛花姑娘可也就来到啦,见了哥哥道了万福,一旁落座。高竹坡遂问道:“贤妹,那妖怪来时,你还害怕吗?”
姑娘答道:“先前将小妹吓得死去活来,日子长啦,可就不害怕啦。现在已经半年的工夫啦,更不害怕了。”
高竹坡说道:“贤妹,你可以用手摸他吗?”
姑娘答道:“摸他他也不动,可以任意摸他。”
高竹坡听了,遂点了点头,叫道:“贤妹且请后院休息去吧,少时有事叫丫环婆子去请贤妹。妹妹不要着急生气,哥哥自有良法捉他。”
姑娘走去之后,高竹坡遂与何氏说道:“我想咱们住在浑河套子之内,也许是鱼精怪物。咱们买几斤好丝线缠作一团,等到那妖怪来时,叫贤妹暗暗系在他的身上,看看此物归于何处,然后设法便了。”
何氏闻听,甚以为是,遂遣人买二三斤丝线,就用丝线缠成圆球,然后将赛花姑娘叫至前院来,兄嫂二人嘱咐姑娘,说道:“待那妖怪来到之时,便将丝线头儿拴在妖怪身上,任他自去,不要言语。”
姑娘听罢,答应一声,这才回归绣房。等那妖怪三更之后来时,姑娘就将那丝线缠在妖怪身上。那妖怪走后,及至天明高竹坡起得身来,来到姑娘房中观看,只见那丝线绳儿顺着内屋门缝,由外屋门缝出去,直接来到后花园井内。”
高竹坡一看,心中明白,这必是鱼精水怪无疑。将那丝线暗暗剪断,告诉姑娘不许声张。高竹坡回到房中,遂对何氏将那丝线人井的话说了一遍。夫妇二人商议,多雇大车购买石灰,就说修理花园墙壁,待石灰拉齐,将那老井一填,不论是什么妖怪,也就将它堵死在井内了。夫妻二人商议已毕,遂雇了许多大车,将花园墙壁打开一条道路,将那石灰卸在老井旁边。二三十辆车拉石灰,一日的工夫,已经堆积如山。将石灰拉毕,高竹坡遂对众人说道:“众位乡亲,我拉石灰并不修理墙壁房屋。皆因为有人给我看看阴阳宅,此井主子单传,辈辈都是独子,命我将井堵塞,将来可以人旺财旺。大家别走,给我帮个忙儿,就此将石灰填在并内。”
高竹坡早将铁锨木铲预备好了。大家闻听,齐声说道:“那有什么呢,一会儿就可以填死这井啦。”
说毕,抄起家伙,人多好做活,果然不会一儿将井填死。那鱼精在水内被石灰这一烧,可就出不来啦,皆因他道行浅,只能污人而已。
自从将井填死之后,姑娘房中可就不见那妖物了。
且说姑娘肚腹从此日见其大。又过了半年时光,这日清晨,此时姑娘觉得肚腹一阵疼痛,此时丫环婆子们早将一切应用的东西预备好啦,平平安安,可就降生下来了。只听得呱呱的声音,姑娘仔细一看,还是一个男孩,身体胖大,啼哭之声异于平常小儿。那丫环婆子们一看姑娘生了一个男孩,俱都欢喜异常,全都来到高大爷房中,与大爷大奶奶道喜。高竹坡一听婆子们给道喜,不觉面红过耳,说道:“你们去吧,道什么喜。”
且说姑娘自己心中暗想:作姑娘的生子,尚有何颜苟活人世?
虽然不是败坏门风,作下苟且之事,但是叫亲戚朋友们知道了,传说出去,叫哥哥怎样在众人跟前站立?哥哥乃是要脸面之人,为我这件事,哥哥倘然要有好歹,那时节我何以为人?况且我既有此举,必然老死闺中。姑娘思索至此,遂叫道:“婆子你到前院将大爷请来,大爷如要不来,你就说姑娘有要事相商,求大爷无论如何见妹子一面。”
婆子遂来到前院,将姑娘之话报告了大爷一遍。高竹坡听毕,叹息一声道:“我是个男子,焉能到产房中去呢?”
何氏在旁说道:“妹妹为人秉性清高,既然叫你前去,必有话说。你如果要是不去,怎么对得起妹妹?倘然妹妹因你不去,出了甚么差错,咱们怎对得起泉下父母?再说此事乃是家门不幸。祸从天上起,并不是妹妹自己不要脸,做了下贱之事。你不能进产房,你不会在窗外与妹妹说话吗?我本应当去看看去,皆因为我那次生产造了那种罪孽,我一听街房邻居有生养小孩的,就要呕吐两三天,所以不能前去。妹妹知道我的毛病,妹妹也不能心中不满意我。”
原来,何氏过门后曾生养过一次,乃是横生,稳婆给用割刺的手术生下来的,所以何氏每闻有生小孩的便呕吐数日,故此何氏不能去到妹妹房中看视。高大爷一听何氏相劝,遂叹了一口气道:“没有法子,这都是祖上无德呀,才叫我高竹坡遇上这宗怪事呢。将来传说出去,怎么叫我见人哪?”
何氏说道:“你别到妹妹跟前说这些闲话,你就是用好言安慰妹妹,妹妹还不定生死呢。”
高竹坡垂头丧气来到了后院,站在姑娘窗户之外。婆子来到姑娘房中叫道:“姑娘,大爷来啦,现在窗户外头站着呢。”
姑娘遂问道:“哥哥来了吗?”
高竹坡在窗外答道:“来啦,妹妹你有什么话说吧。”
姑娘说道:“您近前些。”
高竹坡答道:“我就在窗前呢。”
姑娘遂叫道:“婆子,你将窗户撕破一点,隔着窗户叫大爷看看这个孽障,说话也好听得真切。”
婆子遂将窗纸撕一个窟窿。高竹坡隔着窗户向屋中一看,只见此子胖硕异常,啼声洪亮,就是两个眼睛向外努着。高竹坡到了此时,心中倒生了怜爱之意了,叫道:“妹妹好好保养身体吧,为兄我看见了。用不着什么言语,并有丫环婆子伺候,还屈着妹妹吗?你嫂嫂实不能进产房,妹妹不要怪。妹妹生产此子,乃是天命,也不要悲伤。”
高竹坡说毕,转身就要走去。姑娘说道:“兄长别走,小妹与哥哥尚有要言付托。”
高竹坡一听,心中非常诧异,叫道:“妹妹怎么说出付托之言?莫非妹妹要寻短见?妹妹若有此举,哥哥我决不能独生。父母去世,只有兄妹相依,别无亲近,妹妹若怜惜为兄孤独,千万不要作出意外之事。”
姑娘答道:“兄长不可多想,妹妹决无短见之事。妹妹有一片伤心之话,此时必须对哥哥说了,请哥哥稍在窗外站立一会儿。”
高竹坡答道:“妹妹有话请讲吧。”
赛花姑娘这才对高竹坡说道:“小妹自从怀孕以来,一年有余,每次自行短见,以洗此耻。复思死则更无以自明,适足以增羞,故忍厚以延喘息,观其究竟,看看果生何物。今幸生产一子,但是血胞未干,抚养须人,妹妹乃闺中待字之人,岂能腆颜乳哺?复思哥哥半世飘泊,膝前子女犹虚,嫂嫂娠损成疾,恐将来不能生养。此子乃无父之子,妹妹拟寄养在兄嫂膝下。我与哥哥乃是一母同胞,妹妹所生,何异嫂嫂自养?如能长大成人,亦可以接续高氏香烟。不幸遭此孽果,妹妹实无意于人世,从古来红颜多薄命,正小妹之谓也。但愿妹妹死后,每到十月一日及清明扫墓,候此子长大成人时,兄长领他到小妹坟前烧上几张纸钱,祭奠祭奠小妹,指小妹之孤坟,告诉他此汝姑母之墓,勿忘祭扫,小妹在泉下即瞑目矣。小妹与兄骨肉之情,兄能不忘小妹之托,小妹虽死,亦感兄长大恩大德矣。小妹死后,求兄长牺牲一块三五亩之地,与小妹立一孤女坟。”
语至此,姑娘已泣不成声,高大爷在窗外也是呜咽而泣,丫环婆子莫不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