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 罗江客舍

罗江客舍

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 上一篇:收襄阳城二首
    下一篇:亡后见形诗
  • 撰写翻译参考翻译

      译文

      山城秋日阴云昏暗,茅草亭在暮雨中透着寒意。
      看到庭院落叶飘零暗自伤感,又有谁过问游子衣衫单薄。
      兴致来时便添酒畅饮,心绪无聊时连帽冠都懒得整理。
      近来频频梦见故乡,每个夜晚都会在梦中回到长安。

    发表赏析雅俗共赏

      赏析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开篇勾勒出一幅萧瑟秋景图。秋日里,山中小县的上空,秋云沉沉,天色暗沉压抑,仿佛预示着愁绪的降临。而那茅亭,在傍晚的绵绵细雨中,更显寒意袭人。“暗”与“寒”不仅如实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阴沉与清冷,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所处氛围的凄清,其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也由此隐隐浮现。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采用流水对,增强抒情连贯性,诗人的目光从远处的秋云、茅亭,转到眼前庭院。看到树叶纷纷飘落,他不禁自伤身世,如同这飘零的树叶,漂泊无依。在这孤独时刻,满心的凄凉无人诉说,身上衣衫单薄也无人过问。“自伤”直白地道出诗人的哀伤,“谁问”则以反问强化了其孤独无助之感,在异乡的冷漠中,诗人的悲苦被无限放大。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这联展现出诗人两种不同心境下的状态。当兴致来临时,便借酒消愁,以酒为友,在微醺中寻求暂时的慰藉与解脱。而在百无聊赖之际,连整理冠帽这样日常的小事都懒得去做,尽显其精神的慵懒与对生活的意兴阑珊。通过这一“添酒”一“懒整冠”的行为对比,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异乡的日子里,情绪起伏不定,找不到生活的寄托。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尾联以重复句式强化思乡执念。最近,诗人夜夜都梦到故乡,梦到长安。长安,或许是他真正的故乡,或许是他心中的理想之地,承载着他的过往与憧憬。“夜夜”一词,强调了这种思乡之梦的频繁,可见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切,即便在现实中漂泊异乡,也只能在梦中一次次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地方,浓浓的乡愁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考证,该诗创作于戎昱大历年间入蜀任幕僚时期。诗人因长期漂泊异乡,形成以“水”为核心意象的创作风格,诗中“暮雨寒”“客衣单”等描写与其《云安阻雨》等蜀地作品形成意象关联。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的手法较为多样,意境上大多写得悲气纵横(诗中常有愁、泪、哭、啼、悲、涕等字),颇为感人。题材上写边塞戎旅和秋思送别的诗很多。代表作有《塞下曲》、《移家别湖上亭》、《苦哉行五首》、《罗江客舍》、《客堂秋夕》、《从军行》、《江城秋霁》、《送陆秀才归觐省 》、《霁雪》、《江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