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 元夕无月

元夕无月

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 上一篇: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下一篇:
  • 撰写翻译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
      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
      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
      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
      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注释
      ①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
      ②六鳌句:鳌同鼇,《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又《摭遗》:“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谒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钩线?”后来家就常用钓鳌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这里借指鳌山,是把灯彩迭成山的形状;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鳌山灯彩联想到后句的神山沦没而伤心流泪。
      ③神山:《史记·秦始皇纪》:“海中有三神仙: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这里指台湾岛。
      ④五更:以前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此处指深夜。鲲洋:台湾南部有海口名七鲲身台湾岛,鲲洋,指台湾海峡。

    发表赏析雅俗共赏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详细